本书一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从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现象出发,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将校园足球的政策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归纳其各自特征;并从健康、教育以及足球事业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校园足球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论述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场域的制度逻辑,场域中的秩序会受到多种核心制度的影响,而每种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逻辑,在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场域中,政策执行者主要受到国家逻辑、科层逻辑、社会逻辑等多元逻辑的制约,他们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共同形塑政策执行者的行动。本章探讨了国家逻辑、科层逻辑和社会逻辑的主要特征以及校园足球场域中各制度逻辑对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与制约。
第四章侧重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主体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他们不断地在政治议题与行政任务之间对各项政策进行重新定性,并在不同的政治与行政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执行策略,由此导致政策执行偏差与扭曲。故本章分析了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及其利益冲突、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聚焦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主体的行动策略与执行偏差现象,多种因素致使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场域科层逻辑得以盛行,科层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策的高效执行,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个人和部门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行动策略取决于政策的重要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以及中央政府给予地方和学校的激励程度等,由此形成了三种策略:积极、避责、邀功。并基于此导致了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扩大化以及政策执行的功能异化等政策执行偏差现象。
第六章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偏差的治理对策。
第七章主要总结梳理了本书的脉络、结论,以及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