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物史观视阈下生态危机根源研究/复旦大学望道书库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68446
  • 作      者:
    作者:张涛|责编:柴晨清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迈向第二个百年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新贡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危机根源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研究成果。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旨在系统阐发历史唯物主义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论证其作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科学理论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确立一种能够反映生态问题本质的、便于正确把握生态问题复杂性的总体范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和运用生态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生态问题的具体成因,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参与全球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释疑和具体指导。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生态危机的历史沿革
一、生态危机: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危机的内涵
(二)生态危机的特征
二、生态危机全球演进的发生学考察
(一)工业革命前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
(二)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立
(三)后工业化时代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西方绿色思潮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索
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辩护:“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潮的论争
(一)“深绿思潮”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评
(二)“浅绿思潮”对“人类中心说”的辩驳
(三)对“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湖”争论的评析
二、“第二重矛盾”抑或“新陈代谢断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分歧
(一)奥康纳的“第二重矛盾”理论
(二)福斯特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
(三)奧康纳阵营与福斯特阵营的两次论战及其评析
三、从资本逻辑到现代性: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批判进路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何以关注生态危机
(二)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批判进路
(三)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观的理论评析
第三章 唯物史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及其统一
(一)机械论自然观的破产与德国思辨自然哲学的积极过渡
(二)作为中介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秘钥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与历史辩证关系的科学揭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态文明内蕴
(一)“环境剥削”:工业化进程中无产阶级的生态境遇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的生态维度
(一)“两个和解”: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理想
(二)制度变革是实现“两个和解”的根本途径
(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意蕴
第四章 基于唯物史观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再探讨
一、以唯物史观审视生态危机何以可能
(一)唯物史观具备分析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基础
(二)唯物史观能够为生态危机根源分析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
(一)“生产方式”研究范式的确立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的内在悖论
(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危机
三、生态帝国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全球扩展
(一)生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概念辨析
(二)生态帝国主义的产生根源与本质
(三)生态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第五章 生态危机根源分析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根本抉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一)“绿色发展”的基本释义
(二)实现“绿色发展”的举措
(三)践行“绿色发展”道路的价值意蕴
二、观念变革:深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性理念的学理认知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全球视野:在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