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的想象(张鸿声自选集)/中传学者文库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737688
  • 作      者:
    作者:张鸿声|责编:张笛|总主编:柴剑平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汇集了张鸿声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叙述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第一辑从城市现代性入手,纵观从晚清到当代,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现代性表达如何得以确立,以及启蒙、消费、公共性、工业化等城市现代性叙述的几个方面。第二辑主要以上海为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上海城市现代性的想象以及中外融合的文化身份的表达。第三辑主要围绕文学中的物质、空间与身体描写,讨论从晚清开始的上海文学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现代性与地方性表达。第四辑研究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学、文献中的北京记述,讨论文学中的北京叙述的几个传统,以及现代性叙述如何在当代北京文学中确立。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城市、地方的现代性想象
“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
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
“十七年”文学: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
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题材文学为例
“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城市工业题材创作——兼谈沪、京、津等地工人作家群
第二辑 上海的城市身份与形象表达
文学中的上海想象
海派文学的法国文化渊源
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的法国想象
1950—1970年代文学中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叙述
“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
第三辑 文学中的上海叙述:物质、空间与身体
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
晚清文学中的上海叙述
新感觉派小说人物的符码特征
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想象——兼论上海文学中乡土性叙述的几种现象
作为遗存的城市资产阶级势力——以“十七年”上海文学为例
“十七年”与“文革”时期文学中上海的城市空间叙述
第四辑 北京叙述:文学的与媒介的
空间的意义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北京”——以“十七年”与“文革”诗歌为例
传统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
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以“十七年”与“文革”诗歌为例
近现代书刊中的北京记述(1900—1949)
外国书刊中的北京记述释要(1900—19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