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质量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一)质量治理的内涵
(二)质量治理的特征
三、质量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分析
(一)供给方面
(二)需求方面
四、质量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质量治理与高效供给
(二)质量治理与高质需求
(三)质量治理与协调公平
(四)质量治理与绿色发展
(五)质量治理与经济安全和开放
五、我国企业质量治理的发展现状
(一)政策认知
(二)市场化方式评价
(三)企业节能降碳内部特征
(四)企业利用市场化方式存在的困难
六、质量治理促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方案与措施
(一)能源诊断方案
(二)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七、质量治理视域下绿色金融协同助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模式
(一)基础调研
(二)障碍分析
(三)绿色金融协同模式
八、质量治理促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成效
(一)专业的节能改造方案为落实绿色金融协同机制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未来收益权确权贷款为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提供可行的解决路径
(三)绿色金融协同机制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
(四)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的适用场景
(五)保险对贷后监管具有支撑作用
(六)市场化节能机制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提供良好的实现途径
九、国外市场化方式推动节能降碳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国外市场交易机制案例与经验启示
(二)国外市场服务机制案例与经验启示
(三)国外市场调节机制案例与经验启示
十、质量治理视域下绿色金融协同模式助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仍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银保合作存在障碍
(二)公共机构能效提升所需市场化节能机制有待深入完善
(三)绿色金融支持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方式有待协同
(四)绿电、绿证交易方面的问题
(五)价格政策方面的问题
(六)金融支持方面的问题
(七)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八)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其他方式存在的问题
(九)各类市场机制协同问题
十一、政策建议
(一)形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领域的绿色金融专项支持标准
(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和制度保障
(三)建立统一的节能认证和信息披露机制
(四)建立财税、担保、专营机构等金融支持保障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五)推动险资投资公共建筑能效提升
(六)强化未来收益权的确权管理
(七)积极推动银保合作,建立基于金融机构间直接对接的产品创新机制
(八)加强市场化机制间的衔接与协同
(九)出台节能降碳导向的价格政策
(十)优化完善其他市场机制
十二、对推动金融工具标准化运用的启示
(一)企业
(二)政府
(三)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