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品鉴山西(运城卷)/著名作家山西采风系列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3125792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运城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山西传统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区。《品鉴山西运城卷》辑录文章,为“第七届著名作家看山西运城行”采风活动结束后,作家们撰写的精美游记和散文,以及本次活动的相关新闻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品鉴山西运城卷》是“游山西读历史”第七届著名作家看山西运城行采风活动成果集。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通过他们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睿智的笔触,深入挖掘山西省运城市旅游文化的内涵,并用生花妙笔,纪录下他们的所思所悟所想,从文化的视角对运城的人文历史和优美景观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借助他们的笔触和感悟,创作出一篇篇宣传山西转型发展、旅游文化大融合的好文章,可以让海内外人士对山西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河东如你所愿
阎晶明◎
夏日,我同一众文友行走在河东大地上。据说,我们所去的7月中旬,正赶上几天难得的清凉时节,细雨蒙蒙、微风吹拂,与我印象中的晋南的确大不相同。
作为晋人,我所生长的晋西北与运城所处的晋南,其实长期以来在地理交通上相隔甚远,文化习俗也大相径庭。其后多年在省会太原工作生活,对晋地南北之自然条件、文化习俗、人情世故有了更多观察、比较的机会。这些话题似乎永远也说不完。它们本身就是世俗烟火中的一部分。
今天,时隔20年再次来到河东大地,那些丰富的历史遗存值得再次深入观赏,而我不由得会在观察中体味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希望读出这片土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飞跃。无论如何,运城是山西综合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看山西人的精神面貌,看山西未来的发展潜力,运城不但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领先地位。
旧地重游,我在亲切中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又呈现出无尽的新貌。在运城,只要开始列数过往,几百年、上千年、几千年,都会打开一个没有办法穷尽的话题。而且你会有一种感受,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对此十分擅长,更为之骄傲。是的,102处国宝单位本身就是证据。无处不在的历史遗存,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丰富活跃的民间文化,无不让这片土地彰显出深厚的文脉,充满无穷的活力。但我同时又无法克制地这样认为:我们为历史骄傲,但不应迷失在历史的星光闪耀里。
可以说,同深厚博大的人文历史一样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今天的运城,是一片改革和建设的热土。这里的人们怀着奋斗的热情、创造的激情,努力地工作着、拼搏着——是的,拼搏,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种奋进的欲求,一种追求更高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实现更高理想的愿望。这种愿望和追求汇聚在当代运城人身上,是最为宝贵的,也是新时代山西最迫切需要的精神状态。
龙门:千年一跃的传奇
黄河沿晋陕峡谷一路下行,从河津进入运城。河津也是黄河冲出峡谷,走向宽阔、坦荡的起点。黄河因此在这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龙门以北因地势狭窄、两峰并峙而水流湍急、凶险,一出龙门,则平坦、开阔,容姿也温和、平静很多。婉约与豪放就在此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乘船从龙门上行,不到半小时即可抵达黄河最窄处——石门。这里的河床距离只有38米,由远及近,却并不给人压迫之感,反而更为黄河的奔流之速、两岸峭立的石壁、头顶白云的浮动三者造成的独特视觉感受深深地吸引,静谧中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周围的世界,那是一种大自然的伟力,让人无法摆脱对它的神往和想象。
龙门是自然景观,黄河从此流经了不知多少个百万年,从黎明到黄昏的每一天,从盛夏到寒冬的每一年,从地老天荒到龙腾虎跃,所有改变只是造成不同的景观,一切都不会让黄河停止它奔流到海的脚步。也许正是因为大自然的造化太过神奇,几千年来与龙门相关的传说、故事从未间断,流传甚广。神话传说如鲤鱼跃龙门尽人皆知,半人半神的故事如大禹治水深入人心。龙门本身还有一个名字叫作禹门,或禹门口、禹门关。如果登上位于河津一侧的大梯子崖,北望石门,南眺龙门,对于黄河的认识一定会有一种格外的升华。
我们没有办法推测大禹究竟在龙门如何大动干戈,但我们可以亲见当代龙门人的奋斗与拼搏。河津市龙门村是黄河岸边的一个乡村,它因龙门而得名。而当代龙门村人也的确配得上这个荣耀之名。这里是河津也是整个运城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大禹精神在当代龙门人身上得到弘扬。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富裕,无不为自己生活在龙门这一胜景之地而自豪。行走在龙门景区,沿岸的景观正在重新打造中。表现现代革命历史的人物雕像及纪念碑依次矗立,一条沿岸修建的木栈道正在铺设,地老天荒之上势必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以强大的工业作为基础,这些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唯愿这些新造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是对历史的了解,是游览的便利,且一定要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对于在自然景观上做添加是否应该和必要,历来都存在分歧。如果大禹真的在龙门上历经十三年劈山通河,造福万民,那么另一方面,从他那时起,人们已经对自然动了手脚,早不再是原貌了。今天来到龙门,赫然在目的已经不是河两岸的石壁,而是架设其上的大铁桥,它才是横在黄河之上的“巨龙”。这是现代交通之需,是龙门必须接受的改变。遥想千年之前晃动的浮桥,甚至包括壶口瀑布处旱地行船的奇观,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肯定也少了许多古人曾经的景观鉴赏机会。这是矛盾,是对是错只能任人评说。不但龙门,石门之上如今也架起一座桥梁,那同样是一条铁路桥。诗人、旅行家肯定会有不同看法,但社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唯有希望,那人造的实物,无论造型还是色彩,与自然之间能最大限度地融合。
龙门村这个黄河岸边的乡村,如今拥有30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篇:关公故里好运之城一运城
河东如你所愿
说说河东的三大传奇
枣树记
河东集境(三首)
唱着歌儿到运城
过龙门
稼穑河东
风陵渡
壁上乾坤
河东书房
遥远的地方在眼前
走访运城
第二篇:商报荟萃
“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风活动在运城启动
当作家遇上“河东”——“第七届著名作家看山西运城行”侧记
著名作家眼中的关公故里运城
后记
2014首届著名作家山西行作家名单
2016第二届著名作家看山西晋城行作家名单
2017第三届著名作家看山西大同行作家名单
2018第四届著名作家看山西吕梁行作家名单
2018第四届著名作家看山西翼城行作家名单
2020第五届著名作家看山西晋中行作家名单
2021第六届著名作家看山西长治行作家名单
2022第七届著名作家看山西运城行作家名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