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常中的内在超越:唐 德里罗小说中的世俗灵性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25136
  • 作      者:
    唐苇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展现当代美国公民陷入精神虚无后的自我救赎。

展开
内容介绍

唐·德里罗的小说,对美国当代社会的消费狂欢与精神匮乏进行了真实再现与深刻批判,鲜明展现出身处精神虚无困境之中的当代美国公民对自我救赎、伦理秩序和精神超越的渴望。本书通过对德里罗小说中人物的道德困境和精神渴望进行剖析,揭示了当代美国公民在精神、伦理上的发展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人类拥有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双重身份,人的自我意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在前现代时期,由于人只是作为超越性的上帝或神的附属创造物而存在的,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上帝或神的意识间接体现出来的。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A. Feuerbach)所说:“宗教是人之最初的、并且间接的自我意识。”到了现代时期,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人不再是无条件服从上帝或神的被动者,而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行动主体,这一结果便是世界的祛魅化和世俗化。现代人不再转向上帝或神灵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而是依靠个体选择的世俗价值观立身处世。进入后现代景观社会,大众媒介通过超真实影像摧毁了主体自我的真实性,后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缺乏真实原型的拟像社会,当代人受到消费主义逻辑的控制,陷入自我意识混沌与道德虚无的困境。

作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复刻者与预言家,德里罗通过其小说创作深刻揭示了自我在消费文化和媒介拟像中沦陷的过程。正是基于此,德里罗总是被评论家和读者贴上后现代作家的标签。但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区别于后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与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主体自我的消解不同,德里罗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其小说人物成功实现了自我救赎,却通过他们在世俗日常中对灵性觉醒与内在超越的体察与顿悟,暗示后现代个体摆脱自我混沌与虚幻拟像的一条可能出路。本章主要讨论德里罗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在自我意识混沌、语言秩序混乱和技术至上的后现代社会向世俗灵性趋近的。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德里罗小说中的自我意识危机与世俗灵性

第一节 “ 做一些更为宗教性的事情”:《美国志》中的虚幻自我与灵性渴望

第二节 “我们的祭品是语言”:《名字》中的零散自我与灵性顿悟

第三节 “ 网络资本创造未来”:《大都会》中的异化自我、技术超越与艺术崇高性

第二章 德里罗小说中的他者伦理危机与世俗灵性

第一节 “别人的无限痛苦”:《玩家》中的伦理困境与灵性觉醒

第二节 “ 发现日常性的光辉”:《白噪音》中的家庭之殇与灵性复原力

第三节 “ 他者使我们更密切”:《坠落的人》中的精神创伤与责任伦理

第三章 德里罗小说中的社会生态危机与世俗灵性

第一节 “ 比赛中有种无法复制的满足感”:《球门区》中的社会疏离与体育灵性

第二节 “ 万物都被连接起来”:《地下世界》中的消费主义、生态危机与艺术灵性

第三节 “ 基于信仰的技术”:《绝对零度》中的死亡恐惧、超人类主义与灵性超越

结 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