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87553
  • 作      者:
    作者:王绍森|责编:郑丹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域建筑内涵、外延以及现代表达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文化自省,进而更加深刻地实现文化自强。本书的理论水平高,论述系统科学,书中对于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的研究论述、对建筑作品的解读分析,能够引领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味建筑作品的形式和内涵,理解建筑设计中的“古为今用”,帮助读者寻找城市建筑的情感记忆,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绍森,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百名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福建省勘察设计大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得中国建筑教育奖;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亚洲文化协会青年建筑师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福建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福建省建筑创作一等奖等。出版专著:《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若建筑》、《新闽南建筑实践》。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专门研究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设计专著,内容包括地域要素分析,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基于形式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基于技术与材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小结和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实践探索。本书旨在梳理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的现象,剖切其地域性创作层次表达的手法及手段,并针对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加以研究,以求对建筑地域性表达有所理论支持,对其实际建筑创作有所帮助。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地域要素分析
2.1 地域性相关概念
2.2 建筑地域性的自然要素
2.3 建筑地域性的人文要素
2.4 建筑地域性的经济技术要素
2.5 闽南地域特征
2.6 闽南主要建筑类型
2.7 闽南建筑的地域性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3.1 自然的观照——气候适应,地域体现
3.2 基于自然气候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
3.3 案例分析——两种主要表达倾向
3.4 闽南建筑对自然气候的呼应
3.5 基于自然气候的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形式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4.1 形式的源流关系
4.2 基于形式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
4.3 案例分析
4.4 闽南建筑形式的地域性分析
4.5 基于形式的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5.1 空间——建筑地域性场所精神
5.2 基于空间形态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
5.3 案例分析:万科第五园
5.4 闽南建筑空间形态的地域性分析
5.5 基于空间形态的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技术和材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
6.1 技术对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影响
6.2 材料对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影响
6.3 案例分析: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6.4 闽南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地域性分析
6.5 基于技术和材料的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探索
7.1 “原型-现行”的建筑地域性表达模式
7.2 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系统理解和层次观照
7.3 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整体性把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实践探索
8.1 传统,地域,时代——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
8.2 地域,环境,场所——厦门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8.3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8.4 厦门大学海韵校区管理学院大楼方案设计
8.5 新地域的表达——厦门接待站方案设计
8.6 都市渔火——深圳市梅沙海滨步道墩洲岛节点设计
8.7 双风塔——厦门翔安隧道建设展示馆及通风塔设计
8.8 地域的场所——厦门南洋学院图书馆设计
8.9 福建泰宁大金湖旅游区石谷半岛游客中心及别墅设计
8.10 地域生态——德化生态博物馆设计
8.11 泉州植物园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8.12 泉州植物园滨水餐厅、科普馆设计
8.13 平潭北港村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8.14 器意结合——厦门闽台古玩城设计
8.16 海峡两岸(漳州)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设计
8.17 厦门市档案馆设计
8.18 厦门闽南文化博物馆设计
8.19 泉州惠安惠女精神传承教育馆设计
8.20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修规及单体方案设计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