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下大都市圈人性化交通的探索与实践》:
3.3.5 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
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必要的经济前提下,实现城市在便捷、安全、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用最大化,实现人民群众对城市交通适于人方面满意度的最大化。满足方便、快速适于人,安全、舒适愉悦人,和谐、满足鼓舞人等三个方面的要求,使人们出行足够的方便、足够的快速,确保行车安全、环境舒适,提高人们的满足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人性化,以未来城市适宜人居住、促进人发展为基础,在城市交通的便捷、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体现人性关怀。
归纳起来,人性化城市交通的要求集中在安全、快捷、环保和让市民感到满意,心情舒畅方面。因此,要实现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安全性、便捷性、生态性和市民的满意度方面的高水平是其重要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以往交通方式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城市交通环境恶化、道路拥塞、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汽车运行产生的污染对城市大气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大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很多城市道路机动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也已经成为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这也日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人性化城市交通系统要对城市交通模式作结构性调整,注重发展人均能耗低、污染小和效率高的交通方式,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有利于降低社会总成本
交通成本包括交通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外部社会成本,交通的社会总成本是衡量交通总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可以用于交通的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规划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时,就要考虑它的社会成本。人性化的城市交通所需要的交通应是综合考虑所有成本,使其社会总成本最小的发展模式。
3.有利于优化资源利用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过大,土地和能源短缺,不同的交通方式、交通运营模式消耗资源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别,在建设人性化城市交通时,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存量、用量和损失,最大程度能够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人性化城市交通应做到优化利用自然资源,合理配比所消耗的各种自然资源,使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小。
4.有利于引导城市合理布局
我国城市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加,经济活动频繁,加上旧城改造和各种新兴产业区、工业区的建设,城市范围不可避免地要向外拓展,建立人性化的交通模式,就是要满足居民出行范围扩大的需求,使人口的分布更为合理,减弱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压力,从而带动新建区的发展,使整个城市的布局合理化,城市的经济更具活力。
3.4 以人为本的智慧交通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市圈交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智慧化、人性化是都市圈交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本书认为,在发展智慧交通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智慧交通系统中的人性化因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性化交通为基础,利用智慧化手段,充分提高人民的出行满意程度,提高人民出行的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
都市圈快速发展的同时,都市圈交通的拥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智慧化交通系统的出现在有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是适应都市圈快速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求的客观发展方向。但综合实际,智慧交通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交通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人的物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着手为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增添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提出更切合实际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与要点。以人性化为基点,在智慧交通建设过程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是都市圈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更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3.4.1 国内外智慧交通系统存在的人性化问题
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人性化服务是指以人为中心,运用智慧交通管理手段,以提高交通系统参与者的满意度和满足感为目标的服务。在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人性化考虑的问题,导致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参与者的出行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车本位”思想仍对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有一定影响
在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交通均陷入“车本位”的怪圈。理想的城市交通规划应该是为居民营造安全、高效、方便、舒适、公平、可靠的交通环境,应该坚持贯彻人本位、平等性、协调性、有序性、平衡性、延续性等原则,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