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路交通控制理论体系研究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342844
  • 作      者:
    刘广萍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广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警监,中央和、中央企业第八批援疆干部。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教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和参加校级项目7项,其它横向项目5项;著作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5部;在靠前会议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征文校级二等奖,学校教学比赛三等奖。
展开
目录
导言1目录I1交通控制的基础概念11.1交通11.2系统41.3模型71.4控制82交通控制的本质问题142.1交通控制的理解142.2交通控制的研究范围162.3交通控制的手段162.4交通控制的特点172.5交通控制的强度182.6交通控制与交通信号控制192.7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192.8交通控制与交通管理202.9本章小结213交通控制的基本应用223.1交叉口范围223.2交叉口交通问题243.3交叉口交通控制原理与方法303.4 交叉口交通控制的级别363.5本章小结394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04.1路权问题404.2静态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34.3动态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94.4本章小结90第5章交通控制的系统性问题925.1交通控制中的三大系统性问题925.2交通控制中的关系问题985.3交通控制中的基本协调问题1005.4本章小结1096交通控制的评价问题1106.1评价问题的基本内容1106.2交通控制评价问题的认识1196.3交通控制相关评价指标分类框架1226.4 交通控制评价指标算例1286.5本章小节1457交通控制设施的建档问题1467.1交通控制设施建档问题的提出1467.2交通控制设施建档研究内容1477.3交通控制设施未来发展趋势畅想1487.4本章小结152附录153A冲突点公式的证明153B饱和流率的模型计算方法155C线性插值公式158D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案例160参考文献1导言1目录I1交通控制的基础概念11.1交通11.2系统41.2.1系统的概念41.2.2系统思维61.3模型71.4控制81.4.1控制的涵义81.4.2控制系统81.4.3最优控制121.4.4自适应控制121.4.5智能控制122交通控制的本质问题142.1交通控制的理解142.1.1宏观层面的交通控制142.1.2中观层面的交通控制142.1.3微观层面的交通控制152.2交通控制的研究范围162.3交通控制的手段162.4交通控制的特点172.5交通控制的强度182.6交通控制与交通信号控制192.7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192.8交通控制与交通管理202.9本章小结213交通控制的基本应用223.1交叉口范围223.1.1交叉口形式223.1.2交叉口功能区223.2交叉口交通问题243.2.1交叉口交通运行特点243.2.2交叉口交通冲突分类253.2.3交通冲突的严重性293.3交叉口交通控制原理与方法303.3.1采用交通标志进行交通控制303.3.2采用交通标线进行交通控制323.3.3采用交通信号灯进行交通控制343.3.4采用环形交叉口进行交通控制363.3.5采用交通法规进行交通控制363.3.6不同交通控制方法的结合363.4 交叉口交通控制的级别363.4.1交叉口类型梳理373.4.2交叉口交通控制级别的确定383.5本章小结394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04.1路权问题404.1.1路权的概念404.1.2路权与交通控制424.2静态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34.2.1交通标志和标线的交通控制作用444.2.2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中的人因理论464.2.3交通标志和标线的交通控制特点494.3动态交通控制的基础问题494.3.1相位与阶段504.3.1.1相位504.3.1.2阶段534.3.1.3 NEMA相位554.3.2进口道与车道组564.3.3两难困境问题574.3.4绿灯间隔矩阵604.3.4.1交通流之间的基本关系614.3.4.2交通流之间的绿灯间隔矩阵634.3.4.3信号组之间的绿灯间隔矩阵634.3.5饱和流率654.3.5.1饱和流率的定义654.3.5.2饱和流率的观测664.3.5.3饱和流率与通行能力714.3.5.4饱和流率与流率比724.3.5.5饱和流率与饱和度724.3.6信号周期734.3.6.1周期有效绿灯时间734.3.6.2周期绿信比744.3.6.3关键车道组744.3.6.4信号周期的计算公式754.3.7流率比的计算问题784.3.7.1合用车道饱和流率的估算794.3.7.2基于直行当量的流率比的估算804.3.8相位差问题844.3.8.1相位差与绿波带844.3.8.2相位差交集[67]874.3.8.3绿波带交集884.3.9交通信号控制方式894.4本章小结90第5章交通控制的系统性问题925.1交通控制中的三大系统性问题925.1.1交通标志的系统性设置问题925.1.2交通标线的系统性设置问题955.1.3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系统性问题965.1.4交通控制网络体系985.2交通控制中的关系问题985.2.1交通控制中关系的系统化梳理985.2.2交通控制中关系的处理方法1005.3交通控制中的基本协调问题1005.3.1交通控制中的基本协调问题分类1015.3.2交叉口交通控制中的基本协调问题1025.3.2.1交叉口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协调设置原则1025.3.2.2交叉口交通信号灯控制中的协调问题1045.3.2.3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协调问题的实现1055.4本章小结1096交通控制的评价问题1106.1评价问题的基本内容1106.1.1 评价的基本过程1106.1.2 评价指标体系1116.1.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1116.1.2.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1126.1.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1136.1.3.1直接评分法1146.1.3.2两两对比法1146.1.3.3比较矩阵法1156.2交通控制评价问题的认识1196.2.1 交通控制评价问题的分类1196.2.1.1按交通控制的手段分类1196.2.1.2按交通控制的范围分类1196.2.2 交通控制评价的指标问题1196.2.2.1从交通控制目的的角度看评价指标1206.2.2.2从系统的角度看评价指标1206.2.3 交通控制评价的主体问题1216.2.4交通控制评价结果的局限性1216.3交通控制相关评价指标分类框架1226.3.1 交通控制设施安全性评价1226.3.2 交通标志效用评价1236.3.3 交通信号控制评价1236.3.4 交通组织方案评价1266.3.5 交通运行状况评价1276.4 交通控制评价指标算例1286.4.1延误1286.4.2延误与饱和度1296.4.3延误模型1306.4.3.1稳态理论与欠饱和延误模型1306.4.3.2定数理论与过饱和延误模型1336.4.3.3过渡函数曲线与延误实用公式1356.4.5延误算例1396.5本章小节1457交通控制设施的建档问题1467.1交通控制设施建档问题的提出1467.1.1交通控制设施建档的必要性1467.1.2交通控制设施建档的意义1467.2交通控制设施建档研究内容1477.2.1交通控制设施建档理念1477.2.2交通控制设施档案内容的理解1477.2.3交通控制设施档案系统架构1487.3交通控制设施未来发展趋势畅想1487.3.1“走进物联网从信源开始”的观点1487.3.2交通控制设施的发展趋势展望1497.3.3交通控制设施数字化问题思考1517.4本章小结152附录153A冲突点公式的证明153A.1分流冲突点公式的证明153A.2交叉冲突点公式的证明153B饱和流率的模型计算方法155C线性插值公式158D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案例160D.1相位对称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161D.2相位非对称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168D.3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的比较174参考文献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