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功用】
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麻黄既能祛风发汗,又能破积聚、消瘕瘕。其性迅速,能通行周身毛窍,可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药力无处不到。
【临证配伍应用】
1.麻黄与桂枝相伍则发汗解表。
2.麻黄与石膏相伍则清肺平喘。
3.麻黄与白术相伍则能加强利水除湿之功。
4.麻黄与细辛相配可鼓动内外之阳气,以加强发汗解表、祛寒止痛之功。麻黄能宣畅肺气而平喘,细辛能温肺化饮而止咳,二者同用又有温肺散寒、化饮平喘之良效。
5.麻黄与葱白相伍则有通阳散寒、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之功。
6.麻黄与葛根相伍,有升散发汗、解表祛邪之功。
7.麻黄与羌活相伍,可收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可用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
8.麻黄与生姜相伍,在加强发汗解表的基础上,尚有温宣肺气、平喘止咳之功。
9.麻黄与人参同用,益气解表、补泻并用。
10.麻黄与附子相伍,既可助麻黄散寒解表以祛邪,又能顾护里阳以扶正。
11.麻黄与车前子、当归相伍,有温运督脉之阳、缩尿止遗之功,常用于小儿尿床、老年人小便失禁的治疗。
12.麻黄与麻黄根相伍,开合相济,调整肺气,改善肺功能,无升压兴奋之弊。对高血压病心动过速之人需用麻黄者,可用麻黄根代之,疗效也可靠。
13.麻黄与三子养亲汤(紫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合用可治哮喘。
14.炙麻黄与五味子相伍,有利于肺气之宣发,可助人体吐故纳新。
15.麻黄与甘草相伍,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
16.麻黄与杏仁相伍,麻黄善开腠理,杏仁善通肺络。
17.麻黄与肉桂相伍,对风痹冷痛尤效。
18.麻黄与熟地黄相伍,温通血脉而不发表,可治顽固性腰腿痛。
19.治梅核气疏肝理气方中稍佐麻黄6g,开肺气效果佳。
20.临床发现骨伤科疾患在辨证用药时,适当加入炙麻黄3~6g、桂枝6~12g,可收药半功倍之殊功,对缓解疼痛、消肿通脉有良效。
21.临床小剂量麻、附并用,对心衰病人兼见风寒外邪、恶寒无汗之表证有良效。
22.哮喘急性发作时,不论有无表证,临证均可选用炙麻黄与麻黄根二药。麻黄单用发散太过易伤正气,虚人不宜;若与麻黄根同用,取麻黄根敛肺气、固表止汗之功,可相辅相成,宣中有敛即可收宣肺平喘之佳效,既可防宣散太过,又收定喘之效。其用药剂量为麻黄6~12g、麻黄根10~20g,若遇体质偏弱者,可用桂枝与厚朴相伍,亦收良效,取桂枝和营血、散寒解表、通利肺气,厚朴下气降逆、消痰平喘之效。
23.血压高者在应用麻黄时可加入2~3倍量之地龙,可制约麻黄之升,不会升高血压。凡心动过速者不用麻黄。
24.麻黄、桂枝有开宣肺气、温经通脉之功。若与桑白皮相伍,可宣畅体表血脉循环,对顽固性皮肤病可在应证药物中应用,常收佳效。
25.麻黄根除有敛汗之功外,尚有止咳化痰平喘之力;与麻黄同用宣中有敛,相互监制,能恢复肺主开阖之功效;咳喘之人伴汗多者用之,疗效可靠。
26.甘肃省天水市名中医李德珍主任医师运用麻黄有独到之处,将其功用概括为“宣、散、通、兴”4个字,广泛用于临床,疗效突出。他治实证感冒善用荆防败毒散或人参败毒散加麻黄3~6g,能明显提高疗效;虚人感冒用香苏散加麻黄其效亦佳;治咳喘常用麻黄与瓜蒌相伍,加入应证方药中收效良好;治水肿必用麻黄,取其通心气、温心阳、破坚积、通调水道之功;治风寒湿痹加麻黄行表以开泄腠理、逐邪通络;治疗黄疸常用麻黄,取其开腠理、畅玄府、逐湿毒,使湿毒从表而出,从而提高退黄效果,临证对胆红素指标居高不降者,即可在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活血化瘀基础上稍佐麻黄,其效显著。经验宝贵,值得参考应用。对其用量,李主任的经验认为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因证制宜,外感时病、表实无汗用麻黄以10~15g为宜,得汗减量或得汗即去之,体弱或表虚自汗者忌用;急性咳喘、水肿,不论有汗无汗均可用麻黄与生石膏相伍,可调节汗出,汗出咳喘生石膏与麻黄用量比例为3:1,同时加瓜蒌可减轻麻黄的表散之性,用量为6g左右;治痹证、阳痿,需要较长时间服麻黄者用熟地黄、甘草相伍,用量在6~1Og即可,无温燥发汗之不良反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