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296353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少鹏,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尹建平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曾发表专业论文近10篇,主编专著1部。
  
  黄飞霞,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届名老中医翁庚民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目前参与编写中医书籍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裴霞,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展开
精彩书摘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物:紫苏子、前胡、白芥子、半夏、厚朴、陈皮、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莱菔子泻肺祛痰平喘;肺脾气虚,易出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酌加党参、黄芪、防风健脾益气,补肺固表;若属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喘咳,痰多黏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加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散寒化饮;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若痰浊夹瘀,唇甲紫暗,舌苔浊腻者,可用涤痰汤加丹参、地龙、桃仁、红花等。
  3.痰热郁肺证
  症候: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常用药物:麻黄、黄芩、石膏、桑白皮、杏仁、半夏、紫苏子、贝母、黄连、山栀子、生姜。
  加减:痰热内盛,胸满气逆,痰质黏稠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金荞麦、瓜蒌皮、海蛤粉、芒硝清热化痰利肺;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痰热伤津,口干舌燥,加天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痰热壅肺,腑气不通,胸满喘逆,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以降肺平喘;阴伤而痰量已少者,酌减苦寒之味,加沙参、麦冬等养阴。
  4.痰蒙神窍证
  症候: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抽动,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舌质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
  方药:涤痰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茯苓、橘红、胆星、竹茹、枳实、石菖蒲、远志、郁金。
  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若痰热内盛,身热,烦躁,谵语,神昏,苔黄舌红者,加葶苈子、天竺黄、竹沥;肝风内动,抽搐,加钩藤、全蝎;血瘀明显,唇甲发绀,加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脉;如皮肤黏膜出血,咯血,便血色鲜者,配清热凉血止血药,如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紫珠草等。
  5.痰瘀阻肺证
  症候: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发绀,舌质紫暗,苔腻,脉滑。
  治法:涤痰祛瘀,泻肺平喘。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常用药物:葶苈子、大枣、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
  加减:痰多者,加三子养亲汤化痰、下气平喘;若腑气不利、大便不畅者,加大黄、厚朴通腑除壅。
  6.阳虚水泛证
  症候:心悸,喘咳,咳痰清稀,痰多呈泡沫状,面浮,胸满不能平卧,心悸怔忡,尿少肢冷,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舌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常用药物:附子、桂枝、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赤芍。
  加减:若水肿势剧,上凌心肺,心悸喘满,倚息不得卧者,加沉香、黑白丑、椒目、葶苈子、万年青根行气逐水;血瘀甚,发绀明显,加泽兰、红花、丹参、益母草、北五加皮化瘀行水。
  7.肺肾气虚证
  症候: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气不接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悸怔忡,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唇甲发绀,舌淡或黯紫,或舌红苔少,脉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炙甘草、冬虫夏草、熟地黄、核桃仁、脐带、五味子、灵磁石、沉香、紫菀、款冬花、紫苏子、法半夏、橘红。
  加减:肺虚有寒,怕冷,舌质淡,加肉桂、干姜、钟乳石温肺散寒;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黄养阴清热;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发绀明显,加当归、丹参、苏木活血通脉;如见喘脱危象者,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补气纳肾,回阳固脱;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
  (三)专方专药
  ①参七虫草胶囊:由西洋参、参三七、冬虫夏草组成。本品有补肺益肾,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肺肾气阴两虚兼瘀血之肺胀者。
  ②故芪益肺汤:由补骨脂、炙黄芪、川芎组成。本品有益气补肾,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短、便溏、胸闷之脾肾气虚者。
  ③化痰降气胶囊:由白芥子、紫苏子、白前、金沸草等组成。本品有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痰浊阻滞、肺气上逆者。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五节 呼吸衰竭
第六节 肺炎
第七节 肺结核
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九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四节 高血压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节 心绞痛
第七节 心肌梗死
第八节 心脏瓣膜病
第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
第三节 慢性胃炎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第五节 胃癌
第六节 食管癌
第七节 原发性肝癌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第九节 肝硬化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IgA肾病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第六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五节 白血病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七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
第一节 尿崩症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五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六节 糖尿病
第七节 肥胖症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