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发生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毒入侵而造成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病理变化。因此,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等方法。
1 扶正培本法
扶正培本法主要用于正虚,或接受手术、放化疗后,临床上常用具有扶助正气、培植本源的药物治疗虚损不足,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强壮身体,缓解病情,延长生命,抑制癌瘤发展。扶正培本法范围很广,是治疗肿瘤最重要的治法之一。
(1)益气健脾法。
益气健脾法是治疗气虚的基本方法。气虚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语言低微,气短,自汗,纳少便溏。常用中药有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等。
(2)温肾壮阳法。
温肾壮阳法多用于肾阳虚或脾肾不足之证。临床表现可有畏寒、肢冷、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而喘、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常用中药有熟附子、肉桂、卢胶、仙灵脾、仙茅、锁阳、苁蓉、巴戟天、补骨脂、薜荔果等。
(3)养阴生津法。
养阴生津法多用于阴虚内热证或接受放化疗后。其症可见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大便艰行,舌质红,少苔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等虚热症状。常用药物有西洋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生地、元参、石斛、天花粉、龟板、鳖甲、玉竹、黄精、女贞子、知母等。这一类药物分别具有养阴清肺、养阴增液和滋养肝肾的作用。
(4)滋阴补血法。
滋阴补血法多用于血虚症或化疗后。血虚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唇和指甲苍白,腰酸,疲乏无力,脉细,舌淡白等症。常见于晚期癌症患者或化疗后造血功能损害所致贫血患者等。这些药物大多具有补血养精的作用。临床应用时又常与补气药(如黄芪、人参)、健脾药(如白术)等同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