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广东省名中医曾宪进谈治未病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5977397
  • 作      者:
    曾宪进
  • 出 版 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曾宪进,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专业,从事临床医学工作40多年。曾承担省级、市级科研课题,完成结题5项,获奖4项。其中,“乙肝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荣获2001年清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的研究”荣获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荣获2004年清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复方麝香注射液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荣获2007年清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主持编写书籍《联想中医》《中国男科秘方大全》,,在国内公开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13篇。
  擅长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诊治各种疑难病症,如慢性肝炎、心脑血管病变、慢性肾病、胃病、咳嗽、小儿疳积、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广东省名中医曾宪进谈治未病》:
  二、中风先兆
  (一)远期先兆
  1.记忆障碍
  以健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为远期先兆特征,并以近期遗忘,尤其以人的姓名遗忘为甚,但理解力及远期记忆力良好。其产生机制为痰瘀阻络,导致脑髓空虚、脑脉气血不运。主要为颈内动脉供血不良,造成大脑皮层额叶慢性缺血缺氧。
  2.感觉异常
  以肢麻尤其是指麻为最常见,有的形成头皮麻木,病机为痰瘀阻络,气血失运所致,主要系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良的缘故。
  3.异常动作
  以头摇、肌肉眶动、口角撮动、下眼皮跳为常见,产生机制为风阳上扰、肝风欲动,即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脑部血液的供应由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完成,颈内动脉的第二分支——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养大脑皮质,故健忘、记忆力减退、一过性失语、失明皆与大脑中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有关,而眩晕等则是由椎基动脉硬化小脑供血不良引起的。
  上述症状属中风远期先兆,可先露于脑卒中前数月至数年。金代刘完素曾提出,中风的远期先兆为三年。其日“故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凡人如觉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颇有实践意义。
  (二)近期先兆
  1.眩晕、头昏
  这是中风常见的先兆之一,其机制为痰浊上壅,瘀阻脉络,或上盛下虚、肝风欲动。
  2.-过性失语、失明、神志丧失
  这是脑络高度瘀阻致脑海失养之故。现代医学认为,可因供养脑血液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硬化,管腔高度狭窄,或血管收缩,致大脑皮质短暂性缺血而出现上述症状。
  上述近期先兆可发生于中风前数日至数月。
  (三)前夕先兆
  1.嗜睡、迷糊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这是脑络高度瘀阻、血行失运之故。现代医学认为,这是椎底动脉管腔狭窄、供血不良所致,为脑血栓形成前期先兆,这是中风的较近先兆,多出现于缺血性脑出血之前。
  2.头痛、恶心、眩晕
  头痛由不定性变为持续性,部位亦由不定变为固定。有的比较剧烈,甚至产生恶心、眩晕,此系肝阳上亢,肝风升动,上扰清空,乃祸不旋踵之兆,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此系脑血管高压,管壁紧张之极,脑血管破裂的前兆。
  3.频发肢麻、行走跌半
  这是由脑络高度瘀阻、气血不运,远端供血不良所致,常出现于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的前夕。
  上述先兆可发生于中风前数小时至数日。
  三、中风先兆特点
  (一)肝风内动症
  风性动摇,风性向上,中风卒中一病,多由肝阳翕张、阳化风动所致,故先兆证的表现必然以肝风的特点为主,如眩晕、头摇、肢指麻木、头皮发痒等。《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由于肝经循行上至头部,肝阳妄动不横窜,经络便上冲巅顶,因此中风先兆多发生于头部及肢体等部位。
  (二)痰瘀阻络
  中风的病理之一是痰瘀阻络、脑络受阻,其特点为血行不运,脑髓失去濡养,可出现善忘、喜眠、精神萎靡、眩晕、肢麻等。
  先兆时间可由发病前数秒到发病前二十年不等,时间差距很大。
  (三)中经络先兆
  主要系脑缺血,多为脑血栓形成所致。由于椎体交叉,先兆症表现在同侧头面五官及对侧肢体躯干,主要症状如下。
  (1)同侧头部因慢性缺血而隐隐作痛,或伴有同侧头发早白、脱发、同侧耳鸣、面痒、同侧眼累。
  (2)对侧肢体因慢性供血不良而发麻、肉胭、抽掣、行动不灵。
  (3)健忘、注意力涣散,喜哭善悲,亦因慢性脑髓失养所致。
  上述症状为中经络先兆,所谓“中经络”,正如《金匮要略》所言:“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因发病多言语不乱,中经络先兆也多表现为肢体发麻,很少有一过性失语、意识丧失。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医治未病
第一节 治未病的历史典故
第二节 治未病的方法

第二章 先兆疾病
第一节 先兆疾病预测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先兆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先兆疾病的特点
第四节 先兆疾病的预测规律
第五节 先兆疾病的表现形式
第六节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

第三章 心系病先兆
第一节 真心痛先兆
第二节 怔忡、心悸先兆
第三节 胎心病先兆
第四节 高心病先兆
第五节 脉律失常先兆
第六节 胸痹先兆
第七节 心痹先兆

第四章 肝系病先兆
第一节 眩晕先兆
第二节 高血压先兆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黄疸先兆

第五章 脾系病先兆
第一节 痰饮先兆
第二节 消渴病先兆
第三节 腹泻先兆

第六章 肺系病先兆
第一节 哮病、喘证先兆
第二节 肺胀先兆
第三节 肺痿先兆
第四节 肺痨先兆

第七章 肾系病先兆
第一节 水肿病先兆
第二节 关格先兆
第三节 癃闭先兆
第四节 肾炎先兆
第五节 肾盂肾炎先兆
……

第八章 流产先兆
第九章 子痫先兆
第十章 死胎先兆
第十一章 早孕先兆
第十二章 惊风先兆
第十三章 疳证先兆
第十四章 麻疹先兆
第十五章 衰老的探讨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