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一)学科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知识经济也称智能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其内涵是知识经济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和智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和动力,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知识成为最主要的价值来源,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知识经济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生产和创造知识的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更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是社会生产活动之一,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图书馆不得不进行服务模式的变革与服务内容的调整和更新。为此,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适应新的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和开展学科服务便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标志。
(二)学科服务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步伐加快,信息进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信息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信息技术时代,谁能掌握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信息交流机构,在信息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由于出版集团、数据库商、搜索引擎服务商、网络运营商、学术机构等纷纷进入信息服务市场,且提供信息检索、专业咨询、文献传递、定题选送等各种信息服务,数字化基础的分布式信息服务模式成为信息市场的主流模式,各种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开始成为新的基础服务模式,这些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打破了图书馆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使其不再独有信息服务的优势。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关于读者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状况的研究报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结论: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其直接结果是用户对搜索引擎青睐,而对图书馆逐渐疏远,甚至陌生,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用户将越来越少,其在信息社会和网络化时代的竞争力将降低。另外,在信息技术化、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获取信息要求方便、简单、快捷,用户希望随时随地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帮助。用户的信息环境和信息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向图书馆现有的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挑战,顺应信息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开始了新的增长点的寻求,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信息服务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力争在信息高端服务领域开辟新径,以求生存与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图书馆服务不得不从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于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学科服务产生了。
(三)学科服务是用户信息环境和需求行为变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成为现实,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网页、网站、数字文献信息系统等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到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不再是用户的唯一选择,尤其是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主体核心的学科梯队成员,他们对学科知识信息的要求变得更加精、深、专。然而,网络干扰使信息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高精度检索技巧变得更为复杂,信息筛选利用难度增大,真正急需的学科文献知识信息常常被遗失或淹没在信息的大海中,广大学科用户陷入信息富有与知识贫乏的窘境。新的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促使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发生变化。一方面,用户已经习惯了方便、快捷、不分时空地获取信息,他们希望信息服务能直接“进现场”;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和高校科研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基于文献的服务越来越不满,而对知识或提供知识解决方案服务的期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希望图书馆员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其将知识内容从众多信息对象中挖掘出来,并根据信息的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鉴别、关联、重组,帮助其识别和创造新的知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