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朱行中学校史(1958-2018年)》:
1964年秋收以后,学校农田的稻草必须搬运到新校舍,这是编织草帘子的原料(草帘子是以前运输玻璃器具时包装在产品外面的一种手制产品)。有一次学生用船装运稻草时,由于风大,稻草装得又多又高,船在新校舍东面的河浜里翻了(这条河原在现在工业区敬老院的南面,今朱行老街市场那里,后来政府把河填平,在旁边造了房子)。为了抢捞落水稻草,很多学生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把稻草从河里捞上岸来,经过几个小时的打捞,终于将河中稻草全部打捞上岸,保证了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减少成本支出(学校编织草帘子需要较多稻草,如果没有就要向农民收购,学校有稻草,就减轻了成本)。学校领导看到学生在河中打捞稻草奋战已几个小时,就叫学校食堂炊事员烧姜茶给师生驱寒暖肚。还有一次极危险的劳动。黄骅接到松江同学打来电话说:“松江有一批库存木材出售,价格比较便宜,这批木材搭建廊棚等正好适用,若要的话快来买。”朱行农业中学因要发展养兔、踏草绳等副业生产,本来就想要搭建一个大草棚,正需要木材。于是黄骅马上去借了船,带领程国辉、李火林、陈国帆、吴秀梅等几个会摇船的学生到松江去买木材。到松江去装运木材必须经过黄浦江,船从朱行出发到松江装好木材已是傍晚了,为了节约开支,决定抓紧时间,利用晚上赶回来。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由于木材装得多,高出船舱,只听浪头噼里啪啦撞击船头的声音,大家的心提到喉咙口。胆大的同学们冒着翻船的危险,用尽气力拼命摇船,千方百计保证船的行驶平稳,由于连续不停地摇船,有的学生手上血泡都磨破了。在师生们沉着又艰苦的努力下,终于把木材平安装运到朱行镇。正如程国辉后来动情地说:“这真是一次大胆又冒险的行动,因为要把学校建设好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是啊,理想是人生前进的最大动力!在农业中学创建过程中,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不怕艰苦早已形成了良好的风范,深刻影响着学生们的一生。
1964年8月下旬,朱行农业中学新校舍全部造好:六间教室,一间大会议室,三间食堂和一个大草棚。还把破旧的课桌椅和双层床全部用好木料修理好。教师办公室和每只教室都装上日光灯。一所全新的、像模像样的朱行农业中学就坐落在朱行镇西面荒地上。这年秋季招生将近50人。
1964年秋,公社党委又派高道生、郭更新两名师范毕业生来农业中学任教,还把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徐文珍、冯雅琴两位毕业生留校,1965年7月又派高中生王德明来校工作,1965年程国辉毕业后也留校工作。这样,学校教职员工队伍力量得到加强,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勤工俭学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搬到新校舍后,首先碰到了烧饭菜、喝水及师生日常用水的问题。新校舍西边有一条叫朱家浜的断头小河,夏秋季节河中种养了大量水花生(俗名东洋草),河水时有发黑发臭。刚开始,炊事员用朱家浜水淘米、洗菜和烧开水喝,师生们一致反映饭菜和开水都有股臭味。老师到朱家埭询问了当地村民,村民们告诉教师:此河水不能用来煮饭烧菜,我们朱家埭人都用井水烧饭菜的。教师回来向领导汇报,经商讨,立即改用新泾塘河水淘米洗菜及烧开水。但学校到新泾塘有150多米距离,很不方便,有人提议打井取水,这个意见马上得到全体师生支持。消息一传出,学生们一致认为应该由学生自己打井,顾木根、朱仁云等许多同学报名要求参加打井。但打井有一定危险,经老师们研究,人数不宜多,当时选择个子较高的顾木根、朱仁云、陈国帆等下井开挖,井址选在厨房东面5米处,井直径1.3米左右。周围用拆房子造校舍剩下的瓦片,吴秀梅等许多同学积极去搬瓦片,利用星期天从早到晚连续打井(吃饭时就换人,不能停工)。一开始用铁搭深翻扒泥,接着用深沟铲挖掘泥土。挖到1米以下时,在井口上放一块很厚的长木板,人立在上面,借助滑轮,把挖掘的泥土用泥桶拉上来倒掉,往复来回,一直挖掘到下午3点多钟才挖好。井深3.5米左右,中间大上下稍小,接着把已搬来的瓦片装在泥桶中往下传,把瓦片沿井壁一圈一圈往上盘,直到天黑总算完成。这天顾木根、朱仁云等是极辛苦的。两天后,用水泥浇了井盘,砌了井圈,从这以后师生终于用上清洁卫生的井水了。井挖好后,同学们风趣地说:“艰苦奋斗,自己动手,打井取水,农中学生办法多”。这口井,一直使用到1968年农业中学搬迁到卫星牧场。
……
大事记(1958-2018年)
第一章 朱行人民公社农业中学(1958年3月-1968年12月)
第一节 顺应历史发展兴办中学教育
第二节 创办农业中学
第三节 集中南星办校教学渐入正规
第四节 易地建造校舍,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学校解体
第六节 风雨兼程十年培育人才可鉴
第二章 朱行人民公社五·七中学(1969年1月-1978年3月)
第一节 朱行五·七职业班(1969年3月-1971年12月)
第二节 朱行人民公社五·七中学(1972年1月1978年3月)
第三节 鸡窝里飞出凤凰
第三章 金山县朱行中学(1978年4月-1997年4月)
第一节 学校管理组织机构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
第三节 科研与师资
第四节 教学设备和校舍改造
第五节 校办工厂
第六节 教师住房建设
第七节 办班和分校
第八节 金山县朱行中学学校和教师荣誉(部分)
附录一 教育家、市教育局副局长吕型伟来校调研
附录二 1995年金山县朱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
附录三 1996年金山县朱行中学教学成果奖励实施方案
第四章 上海市朱行中学(1997年5月-2018年)
第一节 学校管理组织机构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
第三节 科研与师资
第四节 教学设备和校舍改造
第五节 校办工厂
第六节 上海市朱行中学学校、教师和学生荣誉
附录一 朱行中学历届领导班子名录
附录二 朱行中学历任教职工名录
附录三 朱行中学历届校友名录
附录四 朱行中学历届校友选介
附录五 朱行中学历届校友来信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