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与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一、坚持人民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要务
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在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普惠与公平问题上具有的作用。一方面,只有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才有可能根据所服务的民族地区人口基数稳步提高对本地生源的承载力,满足在“家门口上大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只有层次不同各异的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上好大学”和“上合适大学”的不同需求。以四川省属高校23年高考文科录取低分数为例,西南财大596分,西南科大537分,成都理工551分,西南石油549分,川农大566分,川师大550分,成都大学548分。四川民族学院一般本科506分,而每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招生计划要安排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少数民族以一类模式招收的本科文科低分数386.12分,平均398.6分,面向少数民族以二类模式招生的本科文科为386.08分,平均407.4分,面向的本科文科309分,面向少数民族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和民族预科直升1136人,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孩子才因此圆了大学梦!于甘孜职业学院、阿坝职业学院等民族地区的高职高专低分数为150分。民族地区教育到今天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历史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哈大学艾略特校长说过:“生源成了哈大学。”生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入国内各名校的学生,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23年,北京大学文科在四川录取分数线为639分,清华大学647分,中国人民大学626分,南开大学611分,复旦大学629分,北京师范大学617分,四川大学635分。甘孜州、阿坝州的大多数孩子高考考不上500分,但他们也想走出家乡去读书,他们的老师学历是本科的不多,更别指望大学的高材生到这里来教书。很多孩子高考仅400分左右,承载他们大学梦想的主要是四川民族学院这类民族院校以及西昌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甘孜职业学院这类民族地区高校。民族高等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