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问
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地激活学生
有一位做社会培训的老师对我说:“在课堂上实在找不到成就感,学生们昏昏欲睡,老师讲的味同嚼蜡,一点意思都没有。”
老师有气无力地在课堂上应付,学生半昏半睡地在课堂上爱听不听,这基本上成为常识了。责怪学生并不能让这种情况变好,反而会把自己推向批判态,甚至站到学生的对立面。责怪环境也只能是“躺平”的借口,无益于课堂教学的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范式的惯性是极大的,要多一点耐心和方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真的是无解的吗?我认为不是的,这世界没有无解的问题,只有躺平的人。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作为老师该怎么样因势利导去激活学生。
老师必须保持在赋能的状态
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老师是解决课堂问题的最核心的变量。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掌握实际的主导权,而学生大多数是被动的,即使是参与式的、互动式的课堂,也要靠老师带动学生。老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变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意识不到课堂氛围的改变是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他作为老师就是不合格的。
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 7个习惯》中提出了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影响圈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东西,关注圈则是指影响圈之外自己关注的东西的总和。柯维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身能控制的方面(影响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不能控制的方面(关注圈)。那在课堂上老师的影响圈是什么?不是别的,只是老师自己。更确切地说,是老师自己的状态。因为除了老师自己的状态,别的一切,包括学生在内,其实都不受老师的控制。想要在课堂上真正地激活学生,老师必须保持在赋能的状态下。
真:不端不装有点“二”
老师要保持在赋能的状态下,第一点是要保持真诚和开放,甚至还要有一点“顽皮”。用更形象的话说,就是“不端不装有点‘二’”。
在一次企业领导层的培训课上,我讲了 20分钟后,就对学生说:“通过刚才 20分钟的观察,我发现你们基本不会领导 90后、 00后。”那些人面带挑战的笑容,好像在说“上课才 20分钟,你凭什么就总结出这么重要的断言?”我解释说:“不是你们有没有领导水平的问题,而是你们的调性跟 90后、 00后不一致。”他们就更纳闷了,我继续说:“你想知道 90后的调性是什么吗? 90后的调性就是一句话,‘不端不装有点二’。而你们呢,是有点端,有点装,还不够‘二’。完全相反。”
当领导和当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影响人、改变人,所以上面这段话说给老师也一样适用。学生都是 90后、 00后、 10后,时代又进一步了,原来“端”的、“装”的、不够“二”的东西要改一改,要“二”一点。现在教育界最大的矛盾是,学生已经 “二”得一塌糊涂了,老师还在一本正经。老师的“端”会造成学生的“端”,老师的“装”会造成学生的“装”,老师的不够“二”会让学生离你而去。
前面提到过人的“ I”身份和“ We”身份,它们代表着分别能量和连接能量。我们能够观察到,人们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和在独处的情境下,其能量状态是不一样的。一旦进入社会化环境,每个人都想“装”一点,主要是为了凸显自我,于是就会用分别能量努力地维护自己的“ I”身份。特别是作为老师,就更想“装”一些、“端”一些,时间长了,就像戴上了一个隐形的面具。但维护这个面具是需要能量投入的,这部分能量投入到了 “端”着、 “装”着,就不能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去。而且这个面具还让师生之间多了一堵“墙”,阻碍了能量的顺畅流动。怎么取下这个面具?良药就是“不端不装有点‘二’”,就要从“ I”身份走向“ We”身份,更多地运用连接能量。
“不端不装有点‘二’”就是要在每一刻都尽最大可能地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在课堂上,“真”就是意识下的信息流和潜意识下的能量流合一的、和谐的一种状态。“真”的反面就是“装”,“真”是内在不分裂,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内在和外在尽可能地合一、不耗能 ;而“装”是内在分裂的,表现出来的是一股能量征服另一股能量,非常耗能。但想要达到“真”的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很多老师愿意用严格的规则来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但碰到非常规情况时,情绪就容易走出稳态。而我的做法是在法令上严、在执法上松。比如在直播课上,我会强调希望每一位学生能在听课过程中打开摄像头,目的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投入,而且能和我有同在一个场域下的互动感、参与感。但有些学生还是没打开摄像头,我也并不因此而愤怒。我在课堂上严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他不遵从,我也相信他一定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理由。我尽我所能地去影响,影响不了我也能自适,所谓“课讲有缘人,人听有缘课”。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影响我的能量流动,我更不会浪费能量去执拗地维护规章制度或者我的个人权威。有学生问我:“田老师,我看你讲一周课都没事,而我讲两天课就不行了,得休息一周才能缓过劲来,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回答是:“我在课堂上很真实,课堂上的我和课下跟他们聊天的我没什么区别,而你在课堂上却要努力营造出另外一个形象,于是你的意志力就在这两天的课程里耗尽了,可不得休息一周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