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激活课堂   直面并解决教学中的七大难题,助力老师进阶为专家型老师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35274
  • 作      者:
    田俊国,原继东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直面一线教学中长久以来比较棘手的七大难题,包括如何真正激活学生,如何做到教学相长,如何开展课堂研讨,如何开发和持续迭代课程,如何滋养学生心灵,如何让课堂富有弹性,如何成长为专家型老师等,融合脑科学、学习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大量理论,融汇贯通地解决问题,即有教学技能、也有教学方法、更有教学态度,并辅之以大量生动的实践案例和教学故事,助力一线老师向融专家、导师、教育工作者为一体的专家型老师进阶。
展开
作者简介
田俊国
著名教学专家
实战派领导力专家
易明教育创始人
用友集团原副总裁、用友大学(现为用友学院)原校长
推崇以学员为中心、输入与转化并重的建构主义教学,力促学员习性、心智、心性和谐一致地深度改变

原继东
易明教育认证专家型导师
管理学博士、副编审
蓝墨科技公司原副总裁、天津大学出版社原社长助理
参与过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育项目
曾为百余所学校做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的培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问
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地激活学生
有一位做社会培训的老师对我说:“在课堂上实在找不到成就感,学生们昏昏欲睡,老师讲的味同嚼蜡,一点意思都没有。”
老师有气无力地在课堂上应付,学生半昏半睡地在课堂上爱听不听,这基本上成为常识了。责怪学生并不能让这种情况变好,反而会把自己推向批判态,甚至站到学生的对立面。责怪环境也只能是“躺平”的借口,无益于课堂教学的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范式的惯性是极大的,要多一点耐心和方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真的是无解的吗?我认为不是的,这世界没有无解的问题,只有躺平的人。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作为老师该怎么样因势利导去激活学生。
老师必须保持在赋能的状态
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老师是解决课堂问题的最核心的变量。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掌握实际的主导权,而学生大多数是被动的,即使是参与式的、互动式的课堂,也要靠老师带动学生。老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变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意识不到课堂氛围的改变是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他作为老师就是不合格的。
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 7个习惯》中提出了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影响圈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东西,关注圈则是指影响圈之外自己关注的东西的总和。柯维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身能控制的方面(影响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不能控制的方面(关注圈)。那在课堂上老师的影响圈是什么?不是别的,只是老师自己。更确切地说,是老师自己的状态。因为除了老师自己的状态,别的一切,包括学生在内,其实都不受老师的控制。想要在课堂上真正地激活学生,老师必须保持在赋能的状态下。

真:不端不装有点“二”
老师要保持在赋能的状态下,第一点是要保持真诚和开放,甚至还要有一点“顽皮”。用更形象的话说,就是“不端不装有点‘二’”。
在一次企业领导层的培训课上,我讲了 20分钟后,就对学生说:“通过刚才 20分钟的观察,我发现你们基本不会领导 90后、 00后。”那些人面带挑战的笑容,好像在说“上课才 20分钟,你凭什么就总结出这么重要的断言?”我解释说:“不是你们有没有领导水平的问题,而是你们的调性跟 90后、 00后不一致。”他们就更纳闷了,我继续说:“你想知道 90后的调性是什么吗? 90后的调性就是一句话,‘不端不装有点二’。而你们呢,是有点端,有点装,还不够‘二’。完全相反。”
当领导和当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影响人、改变人,所以上面这段话说给老师也一样适用。学生都是 90后、 00后、 10后,时代又进一步了,原来“端”的、“装”的、不够“二”的东西要改一改,要“二”一点。现在教育界最大的矛盾是,学生已经 “二”得一塌糊涂了,老师还在一本正经。老师的“端”会造成学生的“端”,老师的“装”会造成学生的“装”,老师的不够“二”会让学生离你而去。
前面提到过人的“ I”身份和“ We”身份,它们代表着分别能量和连接能量。我们能够观察到,人们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和在独处的情境下,其能量状态是不一样的。一旦进入社会化环境,每个人都想“装”一点,主要是为了凸显自我,于是就会用分别能量努力地维护自己的“ I”身份。特别是作为老师,就更想“装”一些、“端”一些,时间长了,就像戴上了一个隐形的面具。但维护这个面具是需要能量投入的,这部分能量投入到了 “端”着、 “装”着,就不能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去。而且这个面具还让师生之间多了一堵“墙”,阻碍了能量的顺畅流动。怎么取下这个面具?良药就是“不端不装有点‘二’”,就要从“ I”身份走向“ We”身份,更多地运用连接能量。
“不端不装有点‘二’”就是要在每一刻都尽最大可能地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在课堂上,“真”就是意识下的信息流和潜意识下的能量流合一的、和谐的一种状态。“真”的反面就是“装”,“真”是内在不分裂,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内在和外在尽可能地合一、不耗能 ;而“装”是内在分裂的,表现出来的是一股能量征服另一股能量,非常耗能。但想要达到“真”的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很多老师愿意用严格的规则来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但碰到非常规情况时,情绪就容易走出稳态。而我的做法是在法令上严、在执法上松。比如在直播课上,我会强调希望每一位学生能在听课过程中打开摄像头,目的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投入,而且能和我有同在一个场域下的互动感、参与感。但有些学生还是没打开摄像头,我也并不因此而愤怒。我在课堂上严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他不遵从,我也相信他一定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理由。我尽我所能地去影响,影响不了我也能自适,所谓“课讲有缘人,人听有缘课”。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影响我的能量流动,我更不会浪费能量去执拗地维护规章制度或者我的个人权威。有学生问我:“田老师,我看你讲一周课都没事,而我讲两天课就不行了,得休息一周才能缓过劲来,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回答是:“我在课堂上很真实,课堂上的我和课下跟他们聊天的我没什么区别,而你在课堂上却要努力营造出另外一个形象,于是你的意志力就在这两天的课程里耗尽了,可不得休息一周才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 1
序 2
第一问如何让教学富有弹性 1
一、弹性老师:从油腻说教到魅力引导 2
状态之问:你喜欢自己的课堂吗? 3
有弹性地教,给自己留下空间 7
在课堂上绽放,在引导中学习?15
活出有弹性的人生 23
二、弹性课堂:从死气沉沉到生机勃勃 25
打破课堂的刻板印象26有弹性地学,给学生留下空间?26
用对话营造生机勃勃的场域33
课堂只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41
第二问如何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 ?45
一、教学相长建立在课堂的双闭环之上 46
学:学生在课堂上从知到行的闭环 47
教:老师在教学中自我成长的闭环 49
二、老师要带着学习的心态去教学?51
教学不是奉献而是学习 51
最难回答的问题是老师的状态问题 54
三、让老师自己每堂课的收获比学生大 57
课前:有准备地进入学习态58
课中:积极开放地对话 64
课后:从经验中汲取智慧 ?73
第三问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地激活学生?77
一、老师必须保持在赋能的状态78
真:不端不装有点“二” ?79
低姿态地与学生建立连接 ?81
让你的学生喜欢你 83
深度聆听:用好奇心代替批判态86
二、关注学生学习背后的心理诉求?89
意义感:和学生的工作及生活实际关联紧密89
效能感:回答能否学会的问题?90
获得感: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愉悦回路 ?91
教学的每一步都要有心理动力设计 93
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愉悦回路?95
用高版本的愉悦回路替代低效能的愉悦回路95
在课堂上促成有效改变的闭环?97
让学生在概念中获得生动的体验 100
像游戏一样教学,重在设计学生的参与 101
给学生足够丰富的刺激和足够多元的反馈? 103
第四问如何有效促进课堂上的社会化学习 107
一、学习的社会化本质 108
二、场域是老师最重要的助教 111
场意识:永远不要忽视场域的力量 111
学习公约:学、不、多、重、守 113
课堂破冰:尽快让学生活跃起来 115
营造场域:激活、交换、控场? 119
三、社会化学习才是学习效果的关键 121
社会化学习推动学习形成闭环? 121
四种社会化学习的组织方式 123
社会化学习的组织技巧 127
四、打造集体心流:“言激情荡,悟来创往” 130
第五问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发和迭代课程 137
一、懂得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138
课程开发的五大要素 ? 139
课程设计的十六字方略 142
形式创新没有极限 144
二、在课堂上开发课程 148
有问题即可开展培训,大不了就行动学习? 148
五星教学是有答案的萃取,案例教学是有底牌的复盘 151
将研讨成果加工成课程,在课堂上持续完善 153
课程有生命,迭代无止境 155
三、在实践中发展多种讲法 157
不断丰富老师自己的数据库 157
整合无止境: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 160
根据学生状态和场域调整讲法? 161
第六问如何在教学中滋养学生的心灵? 165
一、在课堂上滋养真善美的种子 166
“成为谁”比“学什么”更重要 166
永远为学生的真善美赋能 168
要有敬畏心,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171
二、忘掉学校教的,剩下的才是教育 174
德:存天理,去人欲 ? 174
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75
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答案更重要 176
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178
学:学习力才是底层的竞争力? 179
三、如何成为能滋养学生心灵的老师 180
先疗愈自己:爱是溢出来的 180
再滋养学生:教学的重点是帮人觉醒 ? 187
第七问如何成长为专家型老师 205
一、立志做有情怀的专家型老师 206
三句话定义专家型老师 206
专家型老师的成果框架 208
二、专家型老师提升之路 ? 212
专家型老师的心智升级 212
专家型老师提升的三大功课 217
个人经验升华与迭代 ? 223
三、积极淡定,向愿而行 ? 226
教学方法探索永无止境 226
算法可以快速获取,数据需要慢慢积累 228
学会在批判和挫折中学习 230
我的教育梦想 232
参考文献 23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