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幼小衔接研究》:
六、不同界别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话语比较分析
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媒体、政协委员和学者关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话语进行编码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部门群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话语倾向。
中央政府关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是一项公共服务,旨在“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考虑到入学困难和高昂的学费。中央政府希望通过支持发展包容性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来实现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中央政府的言论反映了两个主要的政策趋势:第一,政府对普惠性私立学校的关注略多于对公立学校的关注;第二,中央政府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的数量比质量关注得多。
地方政府的论述主要强调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社会效益,认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应促进公共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共同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资源匮乏、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希望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政府协调和监督、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等方式,落实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地方政府的论述虽然延续了中央政府对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理念,但已经表现出对教育质量更明显的关注,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优质幼儿园。
媒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报道,通常集中在政府的计划或创新措施、对儿童“入园贵、入园难”及其解决进展的关注、以及普惠性私立幼儿园的发展。从媒体报道的趋势来看,为了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媒体更倾向于呼吁政府采取规划和创新措施,进行公共财政投资,发展普惠性私立幼儿园。
政协委员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理解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相似,他们也希望通过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政协委员最关心的问题是入学难,然后是办学条件、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学前教育及幼儿教师。委员们普遍认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别很大,公立学校一般都是“质优价廉”,但其数量和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入学难的问题实际上是公立学校入学难,其背后是对教育平等的呼吁。委员会成员主要建议,应支持和指导私营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并为学前教育提供法律保护,使其能够提供包容性服务。学者对包容性学前教育政策的理解更加多样化,尽管仍以“公益”和“公平”为主导。此外,对包容性学前教育更一致的理解是,它在“收费和提供质量方面是合理的”。在学者的论述中,普惠性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入学困难、区域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投资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学前教育的治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优先发展包容性学前教育,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财政投资。
对比上述五个不同群体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话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同部门群体关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论述集中在三个方面:理解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举措。此外,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举措在其总体论述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不同群体对如何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问题更为重视。此外,地方政府关注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效率效益,媒体关注普惠性政策的好处,学者关注中央政府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
不同部门群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和政协委员普遍强调包容性学前教育政策的公共利益、服务和社区性质,并强调人人享有平等教育。此外,政协委员还关注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人员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理解更加多样化,他们关注的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不同部门群体的关注点各不相同。目前中国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同部门的利益也不尽相同。政府和媒体对普惠性教育的报道比较关注,但他们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质量的关注程度不如政协委员和学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