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二章 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概述
一、反向抵押借款合同与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
(一)含义界定
(二)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的性质
(三)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的特征
(四)与其他住房抵押借款合同的比较
二、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的起源
(二)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在美国的发展
(三)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在英国的发展
(四)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在新加坡的发展
(五)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
三、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的结构、分类与比较优势
(一)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的结构
(二)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的分类
(三)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具有的比较优势
四、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性质、结构与特征
(一)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性质
(二)幸福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结构
(三)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特征
(四)反向抵押借款合同与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比较
五、借款人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一)研究借款人权益保护的意义
(二)研究借款人权益保护的角度
(三)借款人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小结
第三章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权益保护
一、借款人资格条件与金融消费者权利
(一)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享有的权益范围
(二)借款人资格条件
(三)借款人知情权的保护
(四)借款人的撤回权与合同解除权
二、准借款人知情权保护
(一)HECM借款合同的前置性强制咨询程序
(二)逆向借款合同中的准借款人知情权保护
(三)养老借款合同中缺少保护准借款人知情权的程序
三、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享有的程序性权利
(一)HECM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享有的程序性权益
(二)逆向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享有的程序性权利
(三)养老借款合同中被保险人享有的程序性权利
四、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实体性权益保护
(一)HECM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实体权益保护
(二)逆向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实体权益保护
(三)养老借款合同中被保险人的实体权益保护
五、对借款人使用借款的用途限制与保护
(一)反向年金抵押合同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美国对反向抵押借款用途加以限制的转折性案件
(三)法律禁止反向抵押借款与年金保险交叉销售
小结
第四章 反向抵押合同中借款人权益保护
一、反向抵押合同概述
(一)反向抵押合同的性质
(二)反向抵押合同中贷款人享有抵押权的顺位
(三)反向抵押合同的地位与作用
二、借款人房屋使用权与收益权
(一)借款人的房屋使用权
(二)借款人的房屋收益权
(三)借款人房屋使用权与收益权的完善
三、“未参与借款的配偶”的房屋使用权
(一)“未参与借款的配偶”房屋使用权存在的问题
(二)延长期规则对“未参与借款的配偶”房屋使用权的保护
(三)“适格未参与借款的配偶”房屋使用权对本金限额的影响
(四)我国反向抵押合同中“未参与借款、投保配偶”的权益保护
四、反向抵押合同中借款人的选择权与恢复权
(一)HECM抵押合同到期后借款人的选择权
(二)取消赎回权程序启动后借款人的恢复权
五、反向抵押合同中借款人赎回权保护
(一)有赎回权的反向抵押与无赎回权的反向抵押
(二)赎回权的制度考察与借款人赎回权的含义
(三)HECM抵押合同中借款人及其继承人赎回权保护
(四)养老抵押合同中被保险人及其继承人消灭抵押权的利益保护
小结
第五章 保险合同中借款人权益保护
一、两类反向抵押合同应对风险措施的比较
(一)贷款人与保险人面临的一般风险与应对措施比较
(二)反向抵押合同蕴含的具体风险与应对措施
二、HECM抵押保险合同与借款人权益保护
(一)传统抵押借款合同中的抵押保险
(二)HECM抵押保险合同的含义与性质
(三)HECM抵押保险合同的地位与作用
(四)HECM抵押保险合同中借款人权益保护
三、延期年金保险合同与被保险人权益保护
(一)延期年金保险合同概述
(二)延期年金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权益保护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反向抵押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一、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制度的不足
(一)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制度存在的不足
(二)被保险人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
二、我国反向抵押的制度建构与完善
(一)完善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制度
(二)建构反向抵押借款合同制度
三、我国反向抵押制度中老年人权益保护
(一)设置前置性咨询程序,保障准借款人知情权
(二)保障老年人借款领取方式的选择权
(三)保护老年人及其继承人享有的不受追偿权
(四)保护老年人合同履行期间的再融资权
(五)保护“未参与借款配偶”的房屋居住权
(六)夫妻权利义务一体化结构模式
代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