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平天国狂飙实相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3202692
  • 作      者:
    宋平明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史料丰富、视野开阔、文笔流畅、语言幽默,研究水准和阅读享受兼具;

  2.打破传统的历史书写模式,叙述故事化,将呆板的历史和平面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直击历史人物内心;

  3.既有大历史观,又有微观关怀,一部有趣、有料、有温度的太平天国史。


展开
作者简介

宋平明,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后,北京高校明星教师。曾经是新东方的英语教师,现为北京物资学院历史教师。出版有《开国大典》、译著《现代中国的形成》《牛津口述史手册》等二十余部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洪秀全是"高考"落榜生

                       

  洪秀全在想推翻清朝皇帝之前,原来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清朝的好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为民做主,可以治国安邦,可以为君分忧。

  毕竟在封建帝制时代,造反可是一个高危职业。在中国历史上,农民造反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好像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了,其他的比如陈胜、吴广,黄巢以及李自成等人,最后都失败了,很多人还死得挺惨)。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民子弟来说,好好读书才是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所有读书人都有一个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没有人天生就想造皇帝老儿的反,就连孙悟空,刚开始不是也想当一个天庭的官吗?所以,对于洪秀全来说,人生最初的梦想还是要读书。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造反这条路,基本上就是找死。

  所以,洪秀全他爹原本也不是上帝,就是广东花县农村一名老实巴交的农民。洪秀全本人原本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儒生之一,以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信奉的是儒家经典,拜的是孔老夫子。

  甚至,洪秀全原本都不叫洪秀全,他原来叫洪火秀(估计洪秀全命中缺水也缺火,他爹才给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洪火秀这个名字,怎么看都没有洪秀全高大上,没有洪秀全这个名字霸气。按照太平天国官方的说法,洪火秀之所以改名为洪秀全,是因为"火秀"这个名字犯了上帝的名讳(当时上帝"耶和华"翻译成"耶火华"),上帝托梦说他可以叫洪全,也可叫洪秀全,就是不能叫洪火秀,这个名字太萌太傻,也犯了上帝的忌讳。另外,也有人分析,洪火秀之所以改

  名洪秀全是因为这位洪先生胸怀大志有帝王之命,"秀全"二字拆开即是"禾乃人王",粤语里"禾"和"我"相近,也就是洪秀全自命为"人王",所以才改的名字。

  不管这位洪先生到底因为什么而改名,以后还是叫他洪秀全吧,这样更熟悉些,叫起来也方便。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小村庄的客家农民家庭里。他刚出生不久,洪家就举家迁往花县县城西南的官禄?村。当时的官禄?村极其穷困,到底有多穷呢?有民谣为证:

  官禄?,官禄?,

  食粥送薯芋,

  乌蝇担粒米,

  追到新街渡。

  意思就是说,苍蝇在官禄?的人家里叼走一粒米饭,即使飞到十多里之外的新街渡这个地方,人们也要追上去,从苍蝇嘴里把那一粒米追回来。

  这个地方太穷了!

  穷苦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太少了,要么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要么去做个山贼,劫富济贫,倒也有个好生活,至少吃得饱。但是,做山贼毕竟有丢命的危险,读书则没有这种风险。因此,洪秀全决定选择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方式--好好读书。

  传说他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很快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很是让他的父亲老洪先生高兴,也让他的老师们感到高兴,都觉得洪秀全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面对父辈和老师的殷切期望,洪秀全肯定也是倍加努力,希望将来考个功名,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将来有机会做一个大清的好官,为道光帝分忧解难,甚至成为一代名臣也不是没可能。

  清朝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和进士三个级别。而秀才要分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县考,合格了再到府里参加院考,中了才能叫作秀才。1827年(道光七年),洪秀全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洪秀全顺利通过了县试,然后兴高采烈地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赶往广州参加府试。结果,洪秀全是兴高采烈而去,垂头丧气而归。洪秀全第一次府试名落孙山。

  洪秀全决定不抛弃、不放弃,做一个自强的小宝宝,要加油,回去好好复习,来年再战。

  洪秀全回家了,开始复习,这一复习就是七八年。

  其间,他还被本村私塾聘为塾师,靠教授儒家经典来维持生计。

  1836年,洪秀全22岁。这一年,他第二次赴广州参加府试。

  不幸的是,他又落榜了。在走出贡院考场的时候,垂头丧气的洪秀全碰到了正在传教的史蒂文斯。史蒂文斯看到这个可怜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感化他,于是便塞给洪秀全一套9本的《劝世良言》。在洪秀全看来,考完试还有人送书,真是不错,先拿回家再说,能看就看,不能看的话,回头卖给村头收废纸的老王。

  就这样,洪秀全把这套书拿回了家。但是,洪秀全并没有仔细读完这套书,只是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书上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什么耶火华,什么上帝,什么地狱,什么天堂……但是,洪秀全看到了几个非常关键的字。第一个是"洪",因为这本书里说洪水摧毁了这世间的一切生灵,并且这场大洪水是奉了"耶火华"的旨意,第二个字就是"耶火华"里的"火"字。洪秀全心想,我太牛了,我的名字(洪火秀)里竟然有"洪"又有"火",这也许就是天意吧。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此时洪秀全的梦想还是要考取大清朝的功名,还要做一个大清朝的好官,不太相信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洪秀全就把这套书顺手放在了书柜里,又去好好地复习那些儒家经典了,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又复习了一年,到了1837年,新年一过,洪秀全又去花县参加县试,非常顺利通过了县试,再一次得到了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机会。

  第三次参加府试,洪秀全觉得自己完全没问题了。毕竟,他这么努力,没有理由考不过啊!在洪秀全看来,这次一定要考过,一定要为父母争口气,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次考试,洪秀全又失利了。

  洪秀全怎么就考不上秀才呢?

  有人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清朝的科举制度已经烂掉了,选拔不出像洪秀全这么优秀的人才;或是因为那些考官收了有钱人的礼,像洪秀全这种寒门子弟根本没有机会。

  但是,事实可能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清朝的科举制度肯定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与其他朝代相比,清朝的科举管理和运行更加严格和公正,清朝历代皇帝对于科考舞弊都是零容忍,一旦发现,抄家灭族,绝不姑息。所以,纵观清朝将近三百年,总共才发生三起科场舞弊案,清朝的科举还是相对风清气正的。所以,我们得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也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文采或是其他什么确实不行呢?

  洪秀全的文采我们暂且不讨论,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欣赏他的

  "文学才华"。现在,我们只要对比一下洪秀全和曾国藩这两个死对

  头的书法,你就明白洪秀全为啥考不上了。

  正所谓:

  为君分忧是本心,奈何科举频落第。

  待到劝世良言日,终与上帝成一体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鸦片 

清朝还算不错的开局 3

所谓盛世 6

"上帝"坐着炮船进入大清 13

第二章 异梦

牧师史蒂文斯 21

洪秀全是"高考"落榜生 25

洪秀全做了一个异梦 31

第三章 斩妖

洪秀全丢了私塾的饭碗 39

云游传教和著书立说 44

美国牧师罗孝全 50

第四章 下凡

冯云山在紫荆山 59

捣毁甘王像 63

杨秀清和萧朝贵 73

第五章 团聚

《太平天日》确立洪秀全地位 83

首富韦昌辉 86

大清"复仇者联盟" 90

第六章 起义

天地会和拜上帝会 97

号令团营 101

金田起兵 107

第七章 突围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 117

清廷有点懵 122

突出重围 131

进军永安 135

第八章 封王

攻占永安 145

永安封王 149

永安突围 155

第九章 进军

冯云山之死 165

萧朝贵之死 170

从武昌到南京 176

第十章 定都

天王入城仪式 185

定都天京 191

谁的小天堂 196

第十一章 敌人

曾国藩原本资质并不高 207

湘军对思想政治很重视 214

湘军准备出征 223

第十二章 开疆

孤军北伐 235

西征 246

第十三章 内讧

杨秀清也想当万岁 259

杨秀清之死 266

东西南北王全没了 272

石达开出走 278

第十四章 中兴

天国小鲜肉 287

三河镇之战 292

洪仁玕归来 297

第十五章 危局

曾国藩笑得合不拢嘴 305

东线上海之战 308

西线安庆之战 314

第十六章 湮灭

李鸿章率淮军攻下苏州 323

天王号召大家吃草 331

天国十误 336

第十七章 结局

不"忠"的忠王李秀成 347

幼天王洪天贵福 350

干王洪仁玕 353

曾国荃 355

曾国藩 3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