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隐公
〔原文〕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注释〕
①继室:此指续娶,不能视为正室夫人。声子:孟子的侄娣。隐公:名息姑,鲁惠公继室之子,桓公年幼,因此立他为~k-7-即位,在位十一年。
〔译文〕
惠公的第一夫人为孟子。孟子去世后,续娶了声子,生了鲁隐公。宋武公生了女儿仲子,仲子生下来便有字迹在她的手心上,说“为鲁夫人”,故而仲子嫁给我君。生了桓公而惠公便死了,故而隐公摄位而奉戴桓公。隐公元年
〔原文〕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晅来归惠公、仲子之劳。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原文〕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
隐 公
元 年
三 年
四 年
六 年
九 年
十一年
桓 公
二 年
三 年
五 年
六 年
八 年
十 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五年
十七年
庄 公
八 年
九 年
十 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四年
二十二年
二十八年
三十二年
闵 公
元 年
二 年
僖 公
二 年
四 年
五 年
六 年
七 年
八 年
九 年
十 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七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三十年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
文 公
元 年
二 年
三 年
七 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宣 公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七年
成 公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六 年
七 年
八 年
九 年
十 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襄 公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八 年
九 年
十 年
十一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三十年
三十一年
昭 公
元 年
三 年
四 年
五 年
六 年
七 年
九 年
十 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三十年
三十二年
定 公
元 年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五 年
六 年
十四年
哀 公
元 年
七 年
十一年
十三年
十七年
二十年
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