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日看尽长安花:活在大唐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475047
  • 作      者:
    覃宜明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沉浸式体验活在大唐的10大生存规矩:本书从住在长安、上学入仕、去各级官衙轮值、吃公家饭、享受官员福利待遇、穿正版唐装、出行须知等10个场景入手,分别介绍了这些场景下的唐朝人的生存规矩以及43种不同身份的不同体验,沉浸式体验作为一个高级唐朝人的一生。

2、5张传世名画:彩插《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唐人宫乐图》,从视觉上感受唐朝人的日常生活。

3、1张大唐长安坊市俯瞰图:无需导航,就可一目了然的掌握大唐都城长安的出行路线。

4、随书附赠2张书签:以展现唐朝人生活状态的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捣练图》为底图的精美书签2张。


展开
作者简介

覃宜明,湖北荆州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青年历史作家,天涯论坛高人气作者。潜心研究隋唐史8年,左手“诙谐幽默”,右手“逻辑讲史”。著有《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宫城是皇帝的住宅,配置肯定是超一流的。就拿宫城城墙来说,墙基宽度达18米,整个城墙的高度有10米。如果您想翻墙而过,那必须具备高超的武林轻功,如果您想穿墙而过,只能准备一把铁锹,自己一点点地挖。不过,城墙边上有大批的禁卫军往来巡逻,如果您真打算挖墙脚,那可就得给自己准备准备后事了。
  太极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布局,分为外朝、中朝和内朝。
  外朝的核心建筑叫承天门(唐中宗李显改的名字,以前叫顺天门),承天门修建在宫城的南墙上。如果您以为承天门只是一扇木门,上面有几百颗铆钉,那就大错特错了。承天门是宫城的门面工程,巍峨壮观,霸气外漏!
  根据考古发现,承天门修建在18米宽的城墙上,门上有高大巍峨的楼观,门的进深大约19米。整个大门分为东、中、西三个门道,中间的门道宽8.5米,西侧门道宽6.2米,东侧门道宽6.4米,地基是石条和石板。
  承天门南面,是一条宽三百步(442.5米)的横街,也就是宫廷广场。如果您想有个直观的感受,可以想象一下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宫廷广场的建筑形态和布局与之非常相似。
  广场的正南方是大气磅礴的朱雀门,朱雀门的南边是朱雀大街,宽150米,长5020米,一直延伸到长安城的南城墙。承天门不仅是一扇大门,还是一个以门楼为主的建筑群。比如,李渊想和萧璃、裴寂等重臣开会,那就得来承天门。大型正式的朝臣议政会议,也在承天门举行,显得隆重庄严。
  比如,李世民生日之际,吐蕃、东突厥等数十个周边小政权前来祝贺。生日当天,使臣齐刷刷地站在承天门楼下,毕恭毕敬地恭祝李世民千秋万岁,帝业永祚。旁边还站着一帮朝臣和看热闹的百姓。
  再如,中秋节到了,李渊会在承天门设宴款待群臣,大家喝着葡萄酒,欣赏异域美女的舞蹈,吹嘘他们创业的旧事。完事之后,他们通常会来到门楼上,和长安百姓搞搞互动,然后抛撒一些钱财,作为皇帝对百姓的祝福。
  其他重要的大典,比如新皇帝登基大典、册封太子大典、外交大典等都会在承天门举行。因为这些活动需要昭告天下,或者普天同庆,而承天门是离长安百姓最近的地方,所以都在承天门举行。
  正所谓,长安知,则天下知。
  从承天门往北溜达,会穿越一座巨大的广场,这座广场也属于外朝的地盘,走到广场尽头,就能看到一排城墙,正中间有一扇门,名叫太极门。
  穿越太极门,就到了中朝。中朝的核心建筑叫太极殿。
  太极殿是太极宫的第一大殿,每逢初一、十五,李渊都会来到此处和朝臣商议军国大事。由于太极殿靠近内朝,皇帝有时候也会来这里办公。
  因此,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省,以及门下省下属的弘文馆、史馆,西侧设有中书省,以及中书省下属的舍人院。一般而言,皇帝的御用笔杆子、高级幕僚会轮流在这里办公,随时等待皇帝的召唤。
  有时候,新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王爷、公主的大典也会在太极殿举行,以示隆重。唐高宗李治之后,大明宫成为权力中心,太极殿虽然雄踞宫城第一大殿的宝座,但也只是作为新皇帝登基的场所,逐渐被边缘化。
  穿过太极殿,您可以看到一堵高高的城墙。
  您可能会问,皇帝有必要修这么多城墙吗?
  告诉您,很有必要。外朝、中朝和内朝承担不同的功能定位,来往的人也很复杂,如果不用城墙隔开,他们可以随处溜达,这成何体统?再者说,如果是开放式的宫殿群,前朝大臣踮踮脚就可以看到后宫,这怎么可以?因此,必须隔开。
  以上都是城墙的附属作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城墙的第一作用就是军事防御。宫城的城墙修得高大而厚实,就是防备叛逆之臣的入侵。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活在大唐长安是一种什么体验?
宫城,谁都不能瞎溜达
皇城不是皇帝的房子
大明宫的前世只是个养老院
外郭城:独特的坊市分离设计
东西市:全国最大的CBD
宵禁后灵魂还是自由的

第二章 在唐朝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中央官学
多种多样的地方院校

第三章 在唐朝准备入朝为官是一种什么体验?
科举考试:凭本事参加“高考”
门荫入仕:拼家世也是可行的

第四章 在唐朝去各级官衙轮值是一种什么体验?
衙门的行政体系
宰相:要办事也得走流程
御史:官不大说话却很有分量
大理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
县令:老百姓的大管家
流外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第五章 在唐朝浪迹官场是一种什么体验?
官场礼仪:官员的必修课
上朝流程: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长安吗?
官场称呼:“大人”可不能随便叫
……
第六章 在唐朝吃公家饭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七章 享受唐朝官员的福利待遇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八章 穿正版唐装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九章 生活在唐朝的皇宫内苑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十章 在大唐出门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