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桃源河是这片土地的母亲河,她源远流长,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祖祖辈辈生活在河流两畔的人们。在春秋战国时期,桃源河两畔地处一个名叫不其国的小国。这里土地肥沃又临海湾,人民丰衣足食、安乐祥和。后来,不其国并人齐国,因不其城在即墨古城的南面,故称城阳。
乔敬祖的故乡是城阳的上马镇,现为上马街道。上马街道位于城阳中心城区以西桃源河人海口处,毗邻现在的青岛红岛高新区。红岛高新区目前是青岛最大的高新产业集聚地,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纷纷在这里扎根,100余个机器人产业链项目聚集此地,一家家大型商场、五星级酒店在这里崛地而起,这里已成为一片现代化产业城区。70年前,或者数十年前,红岛还不叫红岛。乔敬祖的父亲乔有德在世时,常常回忆故乡上马。他说:“上马的南面临海,上马与一座叫莲花岛的岛屿隔海相望。莲花岛与上马之间的峡湾窄而浅,退大潮的时候,峡湾中间有一条高出的岩滩像脊背一样露出水面,人们可以踩着它上岛。”不过,乔有德没有看到。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填海造田,莲花岛与上马连成了一片,名字也变成了“红岛”。
乔敬祖的故乡为什么叫“上马”呢?
乔有德在世的时候,曾多次跟乔敬祖说起过这件事。他说:“上马这里自古就出读书人,有个村出了很多秀才,人们便把这个村叫作“书香村”。乾隆年间,村里一书生中了举人,做了大官,衣锦还乡。他骑着高头大马走到村外的一块大石头前跳下马来,将马缰交给随从,自己则步行走人村里。他在村里小住了一日,拜会了长辈乡亲,离开的时候也是步行出村,一直走到村外的大石头旁,才从随从手里接过马缰跃身上马,慢慢离去。此处的那块大石头后来被父老乡亲命名为上马石,这一带便被叫作‘上马’镇了。
还有一个传说是:汉武帝当年来即墨州巡视时途经不其城,于农历六月十三日在女姑山上祭天祭海。仪式结束后,他听说不远处有一仙山神岛——莲花岛,便率群臣骑马前往观拜。他们一行来到海边正赶上落大潮,露出了龙脊一样的滩涂通道,可容人们步行上岛;不过,滩涂通道高低不平、岩礁凹凸,马匹很难行走。无奈,汉武帝下马,由随从用轿抬着上了岛。巡视回来以后,汉武帝心情大悦,大喊一声“上马”,然后跃身上马。众臣紧随其后,踊跃上马,挥鞭打马,扬尘而去,马队浩浩荡荡,上马镇便由此而得名。
这两个传说都很精彩、很有内涵,反映了当地人们美好的愿望。乔敬祖更喜欢第一个传说,感觉这个传说离生活更贴近。上马镇从古至今的确出过很多有成就的读书人,也出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官员。他父亲也只给他讲过第一个传说。
乔氏家族祖祖辈辈在上马镇生活,乔敬祖的父亲背井离乡去了台湾纯属意外,尽管他总说是“命中注定,在劫难逃”。
1949年5月底的一天,乔敬祖的父亲听到村北响起枪声,慌忙出门,往村后麦子地里跑去。他跑进麦子地里。麦子开始泛黄,已经有半人多高,人趴在地里,外面的人一点儿也看不到。但是那天,他却被发现了。五六个国民党军队的士兵途经麦田,一个士兵内急,站在略高的一块麦田边下撒尿,无意发现了乔有德的藏身之处。那士兵提了裤子,招呼其他几个士兵猫着腰、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围上去,把乔有德抓了起来,押着他去了台湾。
乔敬祖的父亲钻麦田躲兵灾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躲日本兵。那年他14岁,日本人到处搜捕男丁去关东和日本岛做劳工。那天早晨,大雾弥漫,乔敬祖的父亲正扛了锄头准备出门上坡干活,对面胡同的邻居小霞气喘吁吁地跑进门,一脸惊恐地嚷道:“有德,快跑,日本人来抓壮丁了!”说着,她拉着乔敬祖的父亲的手,进了正屋,打开正屋的后窗跳出屋,回头关上窗,又拉着他跑向村后的麦田。那时候麦子半熟不熟的,有半人身高。乔敬祖的父亲跑到麦田边上,听到家里大黄狗的吠叫,撒腿就要往麦田里跑。小霞一把拉住他,嘱咐他跟着她。两人顺着两排麦秸的空隙钻人麦田深处,然后慢慢伏下身,趴在两排麦秆的空隙处。过了一会儿,日本兵从麦田边走过,搜寻了半天,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便悻悻地拖着被挑死的大黄狗和几只鸡,撤了。
P1-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