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经济:创新与规则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16482
  • 作      者:
    吴小亮,王静,等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小亮,澄观治库主任、高级研究员,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在境内外证券发行上市、私募投融资、并购重组、**企业合规和政府监管应对等领域有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完成了众多具有业内标杆意义的项目,被认为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律师。
王静,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曾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行政法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曾任贵阳市清镇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研究领域包括政府法治、互联网法律、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等。出版《法治中国》《算法:人工智能在想什么》《美国行政法法官制度研究》等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在线教育:合规发展之下的多重出路

教育是公益性极强的事业。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教育公益性原则,要求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要以维护教育公益性为基本原则。在线教育是技术变革的结果,而在线教育终究是育人的活动,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线教育不仅以科技的形式为公众提供知识与服务,还肩负着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使命。很长一段时间,在线教育无序发展滋生的乱象已严重消解了教育的公益性,资本的助推、疯狂的营销更是严重背离在线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冲击教育的本质与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实质上是强制性地引导“一路狂奔”的在线教育回归教育的初心,推动在线教育由烧钱获客、依靠海量广告等粗放式发展模式向以尊重教育规律、强调教育质量、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为导向的内涵式模式转变。“双减”并不意味着迫使在线教育归于消亡,而是积极保障在线教育的合规发展之路。2021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的名单,包括学而思、作业帮、企鹅辅导、掌门教育等在内的14家在线教育机构“拟通过审批”,获得线上学科类培训办学许可证。2022年1月,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非营利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增至10家,包括乐学东方、猿辅导、希望在线、途途向上、豆豆狐等在线教育机构;登记信息显示,这些机构的主营业务为中小学科类线上培训,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双减”之下,在线教育在不背离教育公益的基础上,依然可以在法律秩序的框架下获得良性发展的机会。

(二)

自律:企业基业长青的“护法”

“不受约束的市场远非经济繁荣的引擎,获得持续增长和长期效率的最佳方法,是找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恰当平衡,公司和经济都必须受到一定程度的管制。”新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律合规是基业长青的关键。企业遵守法律和伦理等各类规则,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自律规则,首先是保障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活动,不发生危及生存的重大违法事件;其次是满足合法合理的要求,在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微软总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在微软的发展过程中就深刻地意识到“政府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有时候确实符合每个人的利益”,而且微软“在华盛顿没有办公室而洋洋自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对规则体系的遵守和参与仍然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中国公司一直是在非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的成长,这种成长特征,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草莽性与灰色性。”

一般认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生产和销售能力、平台运行能力等,企业在某个方面具有其他企业不容易超越的优势,意味着企业在这一行业的“护城河”很深。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阶段,企业自律合规也是维护“护城河”的一种关键能力。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的准确认知,对立法情况的及时跟进,对政府监管的有效应对,对社会舆论的正确把握,都构成企业自律合规“护城河”的要素。比如,进入21世纪20年代,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企业的组织架构、关键岗位和日常流程就应当根据立法和政府监管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就可能触碰红线。过去很多大数据企业的数据来源不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严重缺失,仅凭跑马圈地就可以在某些领域占据头部位置,但是在立法和监管风向已经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还抱有侥幸心态,就可能陷入困境。其他对市场准入、国家安全、行业标准、伦理规则等的遵守都是如此。


展开
目录
导读 解读中国式创新
第一章 新经济与新规则:双向奔赴的“爱”
一、不从经济的角度看“新经济”
二、新经济的“红与黑”
三、“新”经济与“新”规则
第二章 “新社交”:媒体泛化时代的你我他
一、社交媒体可以燎原:从一张纸讲起
二、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生活
三、“新社交”,新机遇,新挑战
四、未来图景:现实世界的深度连接
第三章 算法规制:人工智能在想什么
一、作为人工智能“灵魂”的算法
二、算法“成长的烦恼”
三、给算法一个“说法”
四、算法之法:聚焦数据治理与算法规制
第四章 个人隐私与信息保护:创新产业绕不过去的坎
一、前计算机时代:隐私权的提出与确认
二、计算机时代:个人信息点石成金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齐头并进
四、探寻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之道
第五章 在线教育:从资本狂欢到回归理性
一、溯源与发展:科技驱动之下的教育形式变迁
二、狂欢中的失序:在线教育“白热化”发展
三、监管聚焦:“新政”重塑在线教育行业生态
四、回归理性:合规发展之下的多重出路
第六章 网约车:新旧产业冲突
一、Uber的诞生及野蛮生长
二、环球法律大战
三、超越Uber的中国网约车
四、规则“旧瓶装新酒”?
五、困局待解之题
第七章 无人驾驶:锚定安全
一、从文化创意走进现实生活的无人驾驶
二、无人驾驶技术引发的新型安全风险
三、作为安全风险治理工具的无人驾驶规则
四、未来已来:无人驾驶与新文化
第八章 生物科技:伦理归来
一、科技改变人类
二、负责任的科学:控制“潘多拉”
三、科学的责任:伦理与法律
四、拥抱科学、对话未来
第九章 短视频:流量为王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短视频平台
二、短视频开疆拓土
三、隐患:下沉市场与普惠
四、规则之治
第十章 共享经济:使用权上位
一、共享经济的缘起
二、共享经济的中国化
三、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共享经济会有“第二春”?
第十一章 在线旅游:双循环下的旅游出行
一、启程:世界在线旅游的萌芽与发展
二、繁荣:中国在线旅游的快速崛起
三、激荡:螺旋上升的在线旅游产业
四、再启程:在线旅游推动形成产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