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桂林历史与现状的散文集,生活在桂林的你,或者将来桂林旅行的你,通过本书,即可了解桂林的过去与现在,了解桂林秀丽风景之外,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心安处即是故乡。现代文明致使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疲于奔命,同时感到碌碌无为,产生人生寄旅之感。寻找内心的平静,成了当代人迫切的需求。桂林作为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引来无数游客。这些游客惊叹桂林鬼斧神工的山水之余,亦在寻找一种宜居的归属感。归属感来自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桂林拾遗》试图提供的,就是这种认同。
自序(一)/001
自序(二)/002
第一部分 关于《东镇路历史文化调研》的回复
关于《东镇路历史文化调研》的回复 / 003
关于《调研》中第一条—— 东镇路 / 007
关于《调研》中第二条—— 东镇门 / 010
关于《调研》中第三条—— 环碧园(亦名李园、板栗园) / 014
关于《调研》中第四条—— 李宗仁“行宫” / 016
关于《调研》中第五条—— 白崇禧公馆 / 020
关于《调研》中第六条—— 李济深故居 / 023
关于《调研》中第七条—— 阚维雍将军殉国纪念碑 / 027
关于《调研》中第八条——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特务
营(叶挺被囚处之一) / 031
关于《调研》中第九条—— 华中铁厂 / 033
关于《调研》中第十条—— 广西纺织机械厂(西南纺织厂) / 034
关于《调研》中第十一条—— 桂林中药厂 / 058
关于《调研》中第十二条—— 桂林蜜果厂 / 061
关于《调研》中第十三条—— 桂林电机厂 / 068
关于《调研》中第十四条—— 解放军181 医院 / 074
关于《东镇路历史文化调研》的最后感言 / 075
最后的东镇路 / 078
第二部分 《家在桂林》之内的拾遗
小胖和毛毛 / 085
五分钱的情谊 / 091
宝积山下的孔明台 / 093
宣传队的队歌 / 096
梦中的高音喇叭 / 108
我是十八岁开始带学生教唱歌的 / 112
全荃的回信 / 117
他给父亲系上了领带 / 122
我的贵人肜团长 / 128
帮我家落实政策的王文生 / 136
谦卑的父亲 / 141
十字街头 / 148
签名售书的那天 / 164
第三部分 《家在桂林》之外的拾遗
第四部分 拾遗桂林
后记/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