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纯粹·爱情意识流
0.00     定价 ¥ 64.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44293
  • 作      者:
    王鼎钧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散文大师王鼎钧先生对爱情真谛的洞悉。


展开
精彩书摘

爱情是一种传染病

 

爱情是一种传染病,这话是苏格拉底说的吗?看来看去不像。有人说,苏格拉底不管这档子事,这是现代才子的警句。他们看见热恋使人沉沦,很想一语惊醒梦中人,救急病下偏方,硬贴上希腊大哲的标签,这也是苦口婆心。

考证还是请有学问的人去做吧,咱们先看看热恋的人是一副什么模样。法国作家普雷沃在《曼侬》这本小说中说,“我顿觉全身燃起熊熊火焰……心扉敞开,引入千百种从未体验过的欢乐情感。一股温和的暖意在我血管中扩散开来,我陷入了某种痴迷。”卢梭也说:“我失去理智,脑袋里产生了持续的幻觉,因为狂热而颤抖。”(蒲实先生译文)维特也说:“除了她一人而外,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感,我一个人也不认识。”(郭沫若先生译文)74岁的大文豪歌德,居然拉着19岁的小姑娘乌尔丽克,单膝跪地,对她说:“我以前白活了!”

苏格拉底那样说,也许是假的,下面这些名言可都是真的:培根说,爱情是愚蠢的儿子。托尔斯泰说,爱情是一种误会。弗洛伊德说,爱是无限的自我陶醉的一种退化。司汤达说,爱的本质是幻想,我们和自己设计发明出来的神祇坠入情网。女性主义者波伏娃说,爱情是女人的妄想症。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提到,如果你的胳臂比大腿还粗,即使生理上一切正常,你仍然是个病人。不好意思,不得不提到宗教,我们最熟悉的两大宗教对爱情的看法都是负面的,我不一一征引了。

中国人讲究中庸,古今都有人认为不正常就是病。王安石,王猛,喜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养虱子,是病。陶渊明不顾妻儿衣食猛喝酒,是病。尾生在桥底下等女朋友,河水暴涨,他唯恐对女朋友失信,留在原地不走,活活地淹死了!也是病!处世为人,过分谨慎或过分勇猛,过分节俭或过分慷慨,产生种种异行,许多异行和生病界限不清。如此,把恋人当病人也就无怪其然了。

咱们中国老早就有一个名词:相思病,种种症状记在小说戏曲里,现代医学说这是一种精神病。爱情指两情相悦,相思病往往是单方面“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人家有爱情,为爱疯狂,为爱憔悴,你,并没有爱情,干吗也无病打滚呢?!中国社会对这种病人缺少包容和同情,父老们说,你如果疼他宠他,他的病情会加重。

 

以上林林总总,对爱情病临床下药,可谓劳师动众,实际效果如何呢?一个诗人代表他们做出回应:除非山峰坍了,江水干了,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和地中间也不留空隙了,我才会结束恋情。薄伽丘做出总结:爱情会自己毁灭,别人不能打消。这话前一句使人愕然,后一句使人索然,它自己会消灭?它在什么状况下消灭?

若是一个老问题不能解决,总有新说法层出不穷。论之者曰,前人所谓恋爱,通指性行为发生以前,但是爱情发生时觉得自己不完整,就是性觉醒。男子与女子密切接触产生性亢奋,要满足这种饥渴,必须结婚,性行为是恋爱和婚姻的分水岭。通常女方对婚前性行为充满恐怖的想象,怀孕、性病、始乱终弃都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为她和她的家庭所不能承担,她们会坚守防线。性亢奋不能满足产生性焦虑,性焦虑精神失常,成为哲人眼中的症状,也成为诗人讴歌美化的材料。一切痛苦到洞房花烛夜为止,因此婚姻代表幸福,号称小登科。如果爱情是传染病,性行为就是医治和预防的疫苗。

不说不知道,知道了吓一跳,论之者曰:现在还有那种苦行僧式的爱情吗?现代恋爱是和性一同进行的,女子解放了,避孕术使她们不再成为生育的机器,女子职业使她们不再是大家庭的一爪一趾。男子做了性开放的受益人,不再要求女子保持童贞。男女一同跟着欲念走,最后一个项目现在提前了,甚至位列前茅,开门见山。不说不知道,知道了吓一跳。周末晚上,你坐在咖啡厅里,打开手机,有一种社交网络替你安排异性朋友。高学历,高薪水,没有一丝风尘。郎有情,妾有意,人说到就到。进饭店,开旅馆,所有的费用两人平均分摊,第二天早晨,谁也不欠谁,谁也不怕谁,你记得也好,你最好忘掉,这一切转眼消失了踪影。

听说今天的少年人看不懂罗密欧和朱丽叶,觉得维特是个奇怪的人。《呼啸山庄》描述的爱情,“超越了那个时代接受的能力”,今天的读者觉得远远不够。今天的男女相看两不厌,是把对方当作一个完整的性对象来看,“脖子下面全是腿”,不注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木心说:“爱情,不来不好,来了也不好,不来不去也不好,来来去去也不好。”从今而后,爱情可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都好。有一个父亲,听说他的儿子16岁就有性生活,暗中自豪。有一个母亲,给成年的女儿分发保险套,一如在她们未成年时分发糖果。这是爱情吗?怎么听来也像是一种病?

 

 

初见

 

我们天天有初次见面的人,耳目口鼻大同小异,初见的人是缘分最浅的人。可是恋人不同,据说,恋人是一双特定的人,两人体内有某种秘密装置,一旦相逢,就有强烈的感应。现代网络给了个说法叫“来电”。网络使语言简化,在只有纸笔的时代,作家有形形色色的描述。

纪伯伦说:那是一道光芒,把心的各个角落都照明了。那是在第一根心弦上发出的第一声心响。村上春树说:她身上有什么东西强烈地叩击着他的心,第一眼看到她时就觉得胸口闷得透不过气。还有人形容,一见到她如同被子弹击中。恋人初见有受到袭击的感觉,最早的说法就是丘比特的一箭。

看看那名家怎样写初见吧。在屠格涅夫笔下,初见的经验是害臊,又很快乐,浑身充满了莫名其妙的幸福感。他写小伙子坐在墙头上,看见一个女孩从墙边走过来,小伙子忘乎所以,扑通一声跳下来,落在女孩面前,甜蜜的痛苦充满全身。我这个旁观者吓了一跳,不知小姑娘吓着了没有,她的反应如何?落荒而逃,还是停下来问受伤了没有?老屠居然没有交代。

在曹雪芹笔下,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觉得仿佛在哪儿见过,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后面的许多发展就自然而然了。素昧平生但似曾相识,这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验。宗教家拿来证明前生,心理学家说哪有前生,你早已在心中为未来的那个人描形象,这个形象的原型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兄弟姐妹,可能是某一幅画像,可能是某一个演员,一旦遇见相近相符的人,你就一见倾心了。

在歌德笔下,少年维特和绿蒂初见,绿蒂正在喂她的金丝鸟。绿蒂用嘴唇含着饲料让鸟啄食,然后把鸟交给维特把玩,那金丝鸟就来啄维特的嘴唇。金丝鸟用那样尖锐的喙轮流接触两人那样敏感的部位,充满挑逗的意味,初见简直就是初吻了!让维特保持平常心也难。在蔼夫达利阿谛思笔下,两小无猜的男孩女孩一同上课学文法,男孩坐在左边,女孩坐在右边,老师带着他们一同大声诵读课文,我爱、我爱你,你爱、你爱我,听起来有唱有和,如响斯应。这个小班级以后不知产生多少小情侣,有天,这些小男生小女生会告诉人家,他们的初见在这个文法课堂。

我们都熟悉好莱坞的电影,其实欧洲也有许多好片子。有一部中文译名《长相思》,就是以初见为题材。城市里的一个男大学生到乡村度假,由当地的火车站站长热心接待。站长有女初长成,绮年玉貌,而当地没有一个“郎才”,以致这个旅行的青年掉进天造地设的恋爱乐园。男的呆,女的活,女的盘旋进退,男的手足无措,男的似被动而实主动,女的似主动而实被动。女主角娇憨精明,无端羞涩,忽然大胆,男主角对她立下不能实践的誓言。

“初见”之后,继之以初恋,初恋无常,风流云散,那时初见就成了一个伤口。纳兰性德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多好!王曦和金十三假设“若是不相见,若是不相恋”!主编刊物的先生女士们,常常接到一些少年男女的稿件,用“寄不出的信”做题目,写自白式的抒情文。他或她,对着已失去联络或不便再有联络的另一方,说一些温柔缠绵的话,惆怅往日,惋惜未来,轻颦浅愁,展示情感生活的“初段”。

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影子趁少年时印在另一个异性的心上,也是一大幸福,因为你将一生被他相忆不忘。你漫不经心所说的几句话,可能被他当作一种哲学来体会猜忖,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来,到中年、晚年还受它支配。一天相聚,去思终身。在这方面,论者常常强调女性对男性的影响,作家池莉女士曾说,好多男人的实际的一生是从有了女人开始的。年长的作家冰心老人说,世上如果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真正的恋爱

 

 

 

真正的恋爱,是“一次,只有一次,而且只对一个人”(吉卜林语)。玛格丽特公主失去汤生上校后,就草草下嫁给一个摄影师了,何故?“反正都不是所爱的人,嫁谁都是一样。”这句话见于《飘》,见于《亚当先生》,又见于当代国内某女作家的小说,今又见于本文,真名言也。

真正的恋爱,是两个人的身心完全契合,所谓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是也。如果嫌中国成语陈腔滥调,那就来一句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吧:两人不需要语言就能做同样的思考,不需要意义就能喃喃着同样的语言。人之为人太复杂精巧,太微妙,两个人完全契合太不容易,碰上了,是奇缘异数,拆开后,绝难再有完全相同的另一个来配补。

他们两个是琴和瑟,合奏时缠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两个是弓和弦,如胶似漆,造物时我为了你而生,你为了我而生。一如蔡诗萍所说,感情之泉,极其幽微。有时,坐地自涌。有时,滔滔不绝。有时,突然陷落,不复再现。有时,涓涓细流,绵远悠长。有时,呜咽自伤。有时,仿佛倾吐。有时,幽幽怨怨,诉天诉地。有时,激扬顿挫,欢情无限。

世人太忙碌,太浮躁,不能了解他们,也不知道尊重他们,幸而这世界上还有诗人。一个匈牙利诗人替恋人说: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如果你是天空,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如果你是地狱,我愿永堕地狱之中。

你看李进文的情诗:阳光撞过来,我想起你。尘世撞过来,我想起你。一只苍蝇以及随后一对白头翁撞过来,我想起你。客厅里的大寂静撞出去,我想起你。盈室兴旺的种种叹息撞出去,我想起你。撞来撞去的过程,玻璃心一片澄明,而我破碎了。

你看《呼啸山庄》的男主角:我低头看室内的石板地,她的面容就会出现在上面。在每朵云上,每株树上,在夜晚的空气里,我的眼光无论落在什么地方上,总能看得见她。(杨苡译文)你看茨维塔耶娃说,我生活中每一个车站,我命运中每一棵每一棵灯柱下面,每一条沥青路,都有你。

你看沈从文说,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你看钟晓阳说,她的视野日渐狭窄到只容他一人,他背后的东西她完全看不见,一切远景都在他身上,甚或没有远景,他就是她的绝路。许多以前爱的东西现在不爱了,世上的事物开始漠漠待她,她也漠漠地待它们。

这些人,广义的诗人,树立恋人的形象,提高恋人的地位,使恋人受人怜惜,受人尊重。甚至连乡野间泼辣辣的热情女子,也高声呐喊,语惊四座,使人刮目相看:

 

人人劝我丢开罢,

我只得顺口答应着他。

聪明人,岂肯听他们糊涂话?

劝恼我,反倒惹我一场骂。

情人爱我,我爱冤家。

冷石头,暖的热了放不下。

常言道:人生恩爱原无价。

《白雪遗音》

 

 

失恋

 

恋爱的人爱唱歌、爱换衬衣、爱笑、爱沉思,敏感、紧张。一旦所爱的人负心,他的精神立刻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来是膨胀,现在是萎缩;本来是兴奋,现在是沮丧;本来是敏感,现在是麻木;本来如醉,现在如死;本来是乘法,现在是开方;本来是加法,现在是减法,减到原有的数目时并不停止,还要继续往下减,这是人间的一种恐怖。

诗人说失恋是“城市陷落的感觉”,马里兰州一个失恋的青年,身上绑着炸弹,闯进电视台,警告大众世界就要毁灭了!人间万事,报纸不能一一记载。我知道有一个男人,用极高明的技巧和极大的耐心去追求女孩子,他的职业和仪表,也颇有时下女孩子动心的地方,然而等到他能把猎获物置于俎上,就收回一贯的温柔和殷勤,对她凌辱,对她嘲笑,最后弃之不顾,重新寻找猎逐的目标。他何苦要这样做呢?理由是,他曾经失恋,现在要制造别人的痛苦。“制造别人的痛苦”有时候可以用合法的方式完成,《金色夜叉》的男主角在失恋以后,替放高利贷的人收账,天天去逼债务人,逼得他们走投无路,男主角最终成为一个最优秀、最有效率的收账员。

不论虐人、自虐,或兼而有之,都证明失恋能发生一股很大的力量,这大概由于热情的宣泄口被堵住了,必须另外改道。“改道”是大智慧,大学问。杀人害人,报复泄愤,当局者纵有千般理由,总是为感情凿一个新出口的工作失败了。失恋的人往往只感觉那满胸的郁积是负担,往往不能觉察那也是他的资产,它能产生惊人的动力,使他在学问上、事业上、写作上大有建树。

说来也算是社会的进步,到了今天,失恋的人很多,把炸弹绑在身上的人少了,他们不到电视台去示威,他们进“失恋理发馆”去把头发剃掉。中国人有个说法,理发可以改运,头发重新生出来,一元复始。成都就有这么一家理发店,专为失恋的人理发,不收费用,店里挂满了跟失恋有关的标语,例如“吃不到的醋最酸”。这家理发店的老板何以有此品位?莫非他也是失恋中人?消息传出来,都说给中国人塑造了很好的形象。

外面有一个运动,失恋的人在情人节这天通过做好事来“复仇”,口号是复仇,行为却是把情人从前送的东西捐给慈善机构义卖。人家送你的礼物,你以极低的价格把它卖给穷人,这是对送礼的人表示藐视,旧物出清,房间空出来,心也空出来了。还有一些人请动物园帮他复仇,动物园养了很多蟑螂做鸟和爬虫的饲料,他去认领一只蟑螂,就有权利给这只蟑螂取个名字,失恋的人可以把恋人的名字给这只蟑螂,亲眼看它被鸟被蛇吃掉。如果住得远,这件事可以远程办理,你坐在家里在线上看“复仇”。最后,动物园还给你一张证书!

现在还有人拿阿Q说事儿吗?可能没有了,这一代人已从上一代设计的“意缔牢结”中蜕出,有新的人生观。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有个说法,失恋后留下的情感是过期的罐头,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吃到4月30日晚上为止,第二天就不吃了。还有一个名词“爱情垃圾桶”,百百千千的人引用,失掉了源头。失恋以后,爱情变成垃圾了,你如果还把它藏在心里,你这个人就变成垃圾桶,当然马上倒掉!

理发,买蟑螂,无非是一个招式,表示“倒空”。不管改运还是倒空,都是成长的一个过程,成长并不停止,成败也没有定论,后面还有无数下文。有人认为失恋是站在悬崖上,只有跳下去。有人却对失恋的人说,跌到谷底,不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

 

 

解不开的结

 

我们都听说古希腊留下一个用绳子打成的死结,很多名人专程去研究这个结,想亲手解开它,都失败了。亚历山大大帝前往察看,一剑劈开。

电影公司拍摄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平,特别设计了这么一个结,绳子很粗,绳结也很大,绳结外面没有绳头,外观很好看,虽然我知道亚历山大大帝会怎么做,当他一剑劈下去的时候,我还是大吃一惊。

我们有些人可能没有听说,中国古代的宋国也有这么两个结,君主悬赏征求解结的人,许多良工巧匠都来应征,没人成功。最后来了一位高手,他先把其中一个结解开了,再去看第二个结,他对君主说:“前面第一个结是解得开的结,后面这第二个结是解不开的结,既然是解不开的结,那就不要去解它。”

这两个故事谁先谁后,谁影响了谁,那是比较文学教授的兴趣。这两个故事的滋味谁酸谁甜,谁有参考价值,那是你我的兴趣。我觉得亚历山大并没有把结解开,他是把结劈开的,这叫文不对题,他一剑劈下去的时候,我想起“只识弯弓射大雕”。弟兄俩争产,为了一件瓷瓶相持不下,一怒把瓷瓶砸了,每人分些破片,亚历山大的行为岂不类似?

我们也都听说两个妇人争一个孩子,都说自己是孩子的生母,最后由所罗门王公断,那时候没有办法鉴定亲子关系,所罗门王声称要把孩子劈成两半,两个妇人各得一半,大家一听都傻了。

问题到了中国人手里另是一番谋算。原来“结”分两种,一种可以解开,一种不必解开,从电影上看,古希腊贤者留下的那个绳结根本是一件艺术品,不必解开,亚历山大大帝多此一举。所罗门王要把孩子劈成两半,只是虚声恫吓,心理作战,这一点中国人很欣赏。若由中国的县太爷主审,依中国旧时风俗,那孩子可以两家共有,他可以有两个父母,可以尽两份孝道,可以继承两份遗产,他生的孩子一个归这一家,一个归那一家。

中国人有一项手工艺品,专门用丝线打结,称为中国结。这种专用的丝线比较粗,文言文称之为“绦”。中国结未必都是球形立体的,也可以在平面上密集编织,组成各种形状,如果是两颗心,叫作同心结,中国诗人吟咏的题材。中国的家庭工艺品自成专门技能,复杂精巧,供女儿家磨炼性情,消耗青春,成为“淑女”。深闺之中,“鸳鸯绣出凭君看”“劝君莫结同心结,一结同心解不开!”也释放了多少爱情的幻想。这种同心结也是打不开的,象征从一而终,“结”就是目的,就是结果,并非过程手段。这些结也都成了礼物、饰物、信物,最后成为文物。

中国有同心结,西方有“同心锁”。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有条河,有河就有桥,这座桥不准人车通行,专供世界各地的情侣流连,成为著名的情人桥。据张至璋先生描述,情侣们都带来一把钢锁锁在桥两边的栏杆上,有些锁上还刻着两个人的名字,象征彼此的爱情坚固永久,然后把钥匙丢进河中。只见千万把大锁叠叠累累、色彩缤纷,如同大桥结出来的果实,使人觉得锁比桥重。

可是王曦、金十三的歌词说:“锁你,锁心,锁不住梦醒。”最后,爱情成为一把生了锈的锁,一颗爱情结石,一种爱情结核,这个结难分难解,亚历山大也无从下手。在亚历山大看来,同心结、情人锁都是雕虫小技,他以为挥剑劈开那个大结的时候,天下千万个小结都化成灰烬。他听不见旁边有个人低声叨念:哀哉哀哉,你只见宝剑下去一结劈开,却看不见宝剑举起时一个更大的死结编了起来!


展开
目录

第一辑?爱情口舌?001

爱情是一种传染病?003

初见?007

真正的恋爱?010

失恋?013

解不开的结?016

分分合合?019

美女?022

话题没完没了?025

告诉你?030

冤亲嗔痴说曾经?039

挑灯说传奇?048

第二辑 爱情结石?061

响?063

交心?074

单身温度?084

白如玉?094

没走完的路?111

第三辑 爱情意识流?1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