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戏武唱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807683636
  • 作      者:
    穆欣欣
  • 出 版 社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吴为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陈彦,著名戏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作家葛亮一致推荐。

★作者说,认识自己,要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她的名字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文学,成为她人生的底色之一。

★作者说,雪夜和茅台是她步入中年的分界线。那么,作为读者的你,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人生分界线呢?


展开
作者简介

穆欣欣,澳门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小在北京和澳门两地往返,2001年起因任职于澳门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而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十余年。2004年获得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2018年初担任澳门文化局局长至今。

曾为《澳门日报》副刊、《深圳特区报》副刊等撰写专栏,主编过《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记取归来时候——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辑》等散文集,著有《风动心也动》《寸心千里》《当豆捞遇上豆汁儿》《猫为什么不穿鞋》,京剧剧本《镜海魂》等。


展开
精彩书摘

(P178)一座没有故事的城市,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写一个让人记住澳门的故事,是我的一个心愿。 在澳门的所有别称中,我最喜欢“镜海”一名。波平如镜的海面,让人联想到岁月静好、天地人和。我多想为澳门这个我成长的地方,找回自己的灵魂。


(p321)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名字开始。 

名字,是父母送给我们人生的第一份礼物,寄托着爱和希望。

我的名字典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父母很为我的这个名字自豪。他们希望我的人生丰茂如草木,不骄不奢,不卑不亢,常欣欣而盛,如万物得时。


(P247)对一城一地的情感,很多时候体现在“吃”上。对一个地方的食物有多想念,就表示你对这个地方有多喜欢。经验证明,味蕾记忆要比大脑靠谱。所谓“乡愁”,一半是来自对食物味道的思念。


(P205)食物充饥,美食解忧。我一直相信,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p336)北京无可替代的是,有历史可发现、有书店可流连、有好戏可观赏、有好友可对谈……这里是北京。

(p333)“北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想终老的城市。”……我坚信,总有一天, 我还会回到北京住。


(P260)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有人说,作家经营好文字就行了,玩那么多做什么?其实,跨界,并非不务正业,而出于对生活的热爱。跨界是以个人在一个领域的突出成就,来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P329)我难与人相交非无情,情到深处情转淡。“我爱你”,于友情、于爱情,都是分量最轻的表白。我的至情表现在对越是打从心底喜欢的人,越是无法靠近;越是心底汹涌澎湃,越是表面波澜不惊。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没有喜欢的人或物。当癖不再被看成是 “病”,而是深爱一样东西到极致的程度时,便是对生活、 对世界的一往情深。



(P341)雪夜和茅台,成了我步入中年的分界线。

每一个中年人都在负重前行,在谋生与事业、在堂上父母和绕膝儿女之间奔走。说到底,人生就是修行。……中年是修平和相、怀宽容心之期。热退凉来的秋天,可以不必萧瑟;暑天的余热,正好用来温暖这个世界,希望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P355)我一直得意地说:“我爸对我,学戏管,学习不管。”我上大学离开家,爸爸给我写信:“儿啊,有课上课,有戏看戏。课天天有得上,戏不是天天有得看!”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看过几出戏 

3  看过几出戏

  7  今月曾经照古人

  13  民国范儿

  19  白先勇带给我的昆曲缘

  28  汤显祖在澳门看见了什么?

  35  你一定要看传统戏

  42  昆曲世界里的醉生梦死

  46  吴侬软语江南情

  50  一个女人的十八年

  63  谢幕

  69  武戏文唱

  73  余韵悠悠,归来情深

  78  一种探索,一种可能

  83  归来的陆放翁

  89  白鹿原上的“吃瓜群众”

  94  黛玉爱看戏吗?

  100  为宝钗喊冤

  108  因为爱情,始见美好

  114  情侠与出世

  120  苦主赵姨娘

  128  《红楼梦》中的嬷嬷们

  134  黛玉和晴雯

  138  袭人是告密者吗?

第二辑海棠风里相迎

  147  海棠风里相迎

  153  澳门,是一本历史大书

  161  文化抗疫

  165  十年丰盛,二十年精彩

  177  说一个澳门故事给你听

  187  他用画笔温暖了岁月

  190  岁月有功,百锻成器

  194  澳门——关于记忆、关于美

  199  荒诞中的现实

  205  爱的味道,在灵魂中永驻

  213  生命的展读

  218  前世的情人

  222  回到那些温暖过我们的时光里

  227  一首歌,二十年

第三辑 笔淡情浓

  235  人间送小温

  242  为什么“去年属马”?

  247  吃出六朝烟水气

  253  阅读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258  文化是一种影响力

  262  我的老师汪曾祺

  268  那些偏爱蓝色的艺术家们

  272  各自的青春回忆,两厢安好

  278  两地的乡愁

  282  折腾记

第三辑 我言秋日胜春朝

 287  花开了,你却不在

  291  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295  我与迷糊协会

  300  “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305  以身观物,以眼观心

  309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314  处女座薛湘灵

  320  写给自己名字的情书

  324  那么慢,那么美

  327  癖乃深情也

  332  写给北京的最后一封情书

  337  我言秋日胜春朝

  342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仓央嘉措

  348  在不好的世界里做一个温暖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