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上春树首部短篇小说集。
2、 包含村上文学世界的所有要素。
3、 《去中国的小船》是z具村上个人气质和私人性质的作品。
4、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根据小时候的个人亲身经历所写。
5、 《悉尼的绿色大街》:羊男首秀。
6、 《穷婶母的故事》:得到哈佛大学教授杰伊•鲁宾盛赞的村上短篇。
7、《下午z后的草坪》:这本书中z具人气的作品。
8、《纽约煤矿的悲剧》选用比吉斯(Bee Gees)“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其中一段作为引文。
9、《袋鼠通讯》是村上春树z早在美国出版的短篇小说,也是这本书里人气z高的作品之一。
10、《她的埋在土中的小狗》:曾被拍成电影,1988年,野村惠一导演,北山修主演。
11、《悉尼的绿色大街》:篇名取自美国警匪片《马耳他之鹰》。
自不待言,时间将平等地掀翻每一个人,一如御者将老马打到在路旁。然而那打法又极端安静,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被打。
我想到恋人,试图回忆她穿怎样的衣服,但全然回忆不起来,能想起的都是模模糊糊的印象。要想她的裙子,衬衫消失;要想她的帽子,脸又变成别的女孩的脸。
作为一个年逾三十的男人,倘若再一次在外场追球时一头撞在篮球架子上,再一次头枕手套在葡萄架下苏醒过来的话,这回我到底会说出怎样的话呢?或许我将这样说:这里没有我的位置。
想到这点是在山手线的电气列车里。我站在车门前,把车票像怕丢失似的紧紧攥在手里,隔窗望着外面的景致。我们的街市。不知为什么,这景致弄得我甚为黯然神伤。城市生活者那如同举行某种年度仪式般地陷入的、像日常熟悉的浑浊的咖啡果冻一般的精神幽暗再次笼罩了我。
我时常闹不清自己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不明白自己在考虑什么如何考虑,以及追求什么。甚至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应该怎样使用都稀里糊涂。这种事一一细想起来,有时真的感到可怕。而一害怕,就只能考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变得十分自私,从而伤害别人,尽管我并不愿意。所以,我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一个出色的人。
重逢时我二十八,结婚都已六年了。六年里我埋葬了三只猫,也焚烧了几个希望,将几个痛苦用厚毛衣包起来埋进土里。这些全都是在这个无可捉摸的巨型城市里进行的。
事情发端于七月间一个晴朗的午后,一个委实令人心旷神怡的周日午后。就连草坪上揉成一团扔着的巧克力包装纸,在这七月王国里都如湖底的水晶一般自命不凡地闪烁其辉。温情脉脉的不透明的光之花粉以腼腆的情态缓缓飘向地面。
消失的形式林林总总。第一种形式是与死一同消失。这很简单,“河水枯而鱼死绝”,或“林木焚而鸟烧尽”……我们哀悼它们的死。第二种形式是某一日倏然消失,如一台旧电视机,死后仍有白光在荧屏上恋恋不舍。这也不坏,有点类似迷失方向的印度大象的脚印,但坏确乎不坏。最后一种形式——人没死名字便已消失,即穷婶母们。
城市依序消失。是的,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我们的语言就这样失去,我们怀有的理想迟早将这样云消雾散,犹如那原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无聊的思春期在人生途中的某一点突然杳无踪影。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靠几乎毫无意义的细小动作的累积才得以成立的。
“去中国的小船”搭载的是什么
去中国的小船
穷婶母的故事
纽约煤矿的悲剧
袋鼠通讯
下午最后的草坪
她的埋在土中的小狗
悉尼的绿色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