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导论: 一个深刻矛盾 / 1 1.1问题的提出 / 1 1.2文献综述 / 2 1.2.1个人数据的法律属性争议 / 3 1.2.2个人数据的权属性质争议 / 6 1.2.3个人数据保护路径争议 / 9 1.2.4既有研究文献的简要评析 / 12 1.3研究视角、 方法与创新 / 14 1.3.1研究视角 / 14 1.3.2研究方法 / 16 1.3.3主要创新 / 16 1.4本书结构 / 17 2 权利幻象: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 数据与保护 / 20 2.1概述 / 20 2.2从个人信息到个人数据 / 21 2.2.1个人信息的数据化 / 21 2.2.2个人信息数据化的特征 / 26 2.3从个人数据到数据公共物品 / 30 2.3.1个人数据的公共物品性格 / 30 2.3.2个人数据作为公共物品的后果 / 34 2.4小结 / 37 3 异曲同调: 欧美日个人数据保护立法考察 / 40 3.1概述 / 40 3.2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模式 / 40 3.2.1数据权模式 / 40 3.2.2隐私权模式 / 43 3.2.3混合模式 / 46 3.3主要数据保护原则考察 / 59 3.3.1数据权模式中的通知同意原则 / 59 3.3.2隐私权模式中的自律自决原则 / 60 3.4小结 / 62 4 控制困境: 欧美个人数据保护原则检讨 / 64 4.1概述 / 64 4.2同意困境 / 64 4.2.1通知同意原则的实施障碍 / 64 4.2.2通知同意原则的内在矛盾 / 68 4.2.3通知同意原则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 69 4.3自决困境 / 70 4.3.1自决障碍 / 70 4.3.2自律矛盾 / 71 4.3.3有限理性 / 73 4.4小结 / 74 5 数据治理: 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治理模型构建 / 76 5.1概述 / 76 5.2个人数据治理: 个人 & 公司 / 76 5.2.1理论模型 / 76 5.2.2公共部门参与个人数据治理 / 79 5.3个人数据治理: 个人 & 政府 / 84 5.3.1模型设定 / 84 5.3.2政府监管和个人对渠道的选择 / 88 5.3.3政府激励 / 91 5.4小结 / 93 6 权利或权益: 我国个人数据立法检讨 / 95 6.1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制度现状 / 95 6.1.1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制度的构成 / 95 6.1.2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制度的特点 / 95 6.2我国 《个人信息保护法》 立法检视 / 98 6.2.1《个人信息保护法》 立法进展 / 98 6.2.2《个人信息保护法 (草案) 》 专家建议稿评析 / 100 6.3小结 / 101 7 结论与建议: 迈向大数据时代数据治理的法治进路 / 103 7.1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 103 7.2个人数据治理立法建议 / 107 7.3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113 参考文献 / 115 附录/ 135 1. 欧盟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摘译 / 135 2. 日本 《个人信息保护法》 摘译 / 15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摘录 / 162 后记 / 17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