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嘉禾星火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126859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精彩书摘
  《嘉禾星火》: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并在重庆谈判期间,提出将南方8个解放区的武装撤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根据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以及经谈判达成的关于广东的中共武装人员北撤山东的具体协议,东江纵队的部分骨干于1946年6月北撤,华南抗日游击队其余武装人员则大部分复员,或分散在各地开展隐蔽斗争。
  全面内战爆发后,华南国民党当局加紧剥削统治,普遍施行“征兵、征粮、征税”政策,致使民怨沸腾,人民群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194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南京局发布《给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向南方各省指明两种工作方针,“一是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立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原有各根据地如海南岛,如南路、中路、西江、北江、东江、闽南、闽西应鼓励原有公开或半公开武装,紧紧依靠群众继续奋斗。二是尚未成熟的地区采取隐蔽待机方针,以待条件成熟”。
  鉴于当时华南地区敌我力量悬殊,中共广东区党委在《关于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前进”的战略方针,趁国民党正规军北调之机,以“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为号召,恢复和发展华南地区的武装斗争。
  二、发展赤色割据
  1947年1月,中共广东区党委在香港湾仔召开区党委扩大会议,方方作了《当前时局的特点》和《关于广东形势和赤色割据问题》的报告,分析广东当前的斗争形式,认为广东革命斗争的胜利首先出现在农村,而要实现农村的胜利,则要敢于在广东造成“赤色割据”。“赤色割据”的建立,一是要靠山地,特别是边区的山地,建立基础,向平原发展;二是要靠群众,与群众斗争结合起来;三是要适当领导两面政权,并注意平原工作和农村的反蒋统线工作,以免陷于孤立;四是要以梅花点的发展形式来建立赤色割据,要照顾全面,也要掌握中心。
  同年4月,方方、尹林平将华南地区分为粤桂边、粤桂湘边、粤赣湘边、闽粤赣边、琼崖5个战略单位,之后又增加桂滇黔边、粤中区2个战略单位,提出“建立边界游击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组建边区党委及边区游击队。5月24日,中共中央复电香港分局,同意华南地区的工作部署,并指出:“华南除琼崖外,应靠本身力量于年底建立起三四个成块的游击根据地,组织起几支中坚游击队伍,准备迎接与配合明年北方人民解放军的全面进攻。”
  香港分局于是派出大批干部到上述地区建立党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游击战争的指导。华南地区的武装斗争得到壮大,赤色割据取得一定成效,较好地配合了解放战争。
  ……
展开
目录
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根据地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南游击区

历史上的新村
第一节 建村始末
第二节 区划沿革
第三节 生计仰赖
第四节 光荣传统

新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广东形势
第二节 培育革命力量
第三节 坚持群众路线
第四节 团结进步力量
第五节 壮大革命声势
第六节 开展武装斗争
第七节 迎接广州解放

附录
附录一 新村越姓战士志
附录二 革命斗争回忆摘编
附录三 革命先辈后人口述摘录
附录四 相关图片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