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舌虽然标志着温邪已由气分渐入营分,但是,倘使舌面并不干燥,舌四边色红而中心还可见黄苔或白苔,此乃上焦气分郁热,津液不能布化之故,此时切不可应用寒凉滋腻的血分药,因易引邪入里,贻误病机。
处于湿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红舌,其类型虽然有多种不同,但分析其性质则不外乎于虚实两类。大凡舌色红赤鲜明的,提示热在营分,属实热证;大凡色泽不很鲜明的,提示营血不足,属虚热证。
红舌还常见于高热症以及化脓性感染症。另外,舌边发红,常见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正在发热的患者;舌尖发红,常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性失眠,心火亢盛,以致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所致;舌质红而有刺,似杨梅,称为“杨梅舌”,常见于猩红热或高热持续数日以上的患者。
4.绛舌辨证诊病红舌进一步发展,颜色更深,且红中透出紫色的,称为“绛舌”(彩图2-1-4)。此为邪热羁留,由营入血的特征性表现。对于外感病来说,提示热入营血,或伏热内蓄于心胃,或为逆传心包之故;对于内伤病来说,提示阴虚火旺,或胃肾液竭之故。
舌质绛或有红点、芒刺,为外感病邪热深入营血之故;色绛而舌中心干,此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之故;若纯绛鲜泽,属邪在营血,或热入心包之故;舌绛而出现大红点,为热毒乘心之故;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为内伤杂病阴虚火旺之故;若见舌色绛红,舌面光亮如镜,为胃阴消亡之故;若见色绛不鲜,干枯而萎,为肾阴枯涸之故;若见舌绛而色黯或出现瘀点、瘀斑,为血瘀夹热之故。
同为绛舌,可因有苔抑或无苔,有津抑或无津而意义不同。若见舌上出现薄苔,为卫气之邪未净之故。若见舌绛而兼有黄白苔垢,乃热虽入营,而气分之邪未净。此时的舌面罩有黄苔或白苔,提示阴津虽未受耗,而气分热邪已有侵袭营分之趋势。此时宜宣卫透营两解其邪,不能单纯施以凉血之法,以防滋腻阴柔之入血分药壅热留邪,不能使气分病邪向外透达,造成闭门留寇之弊。若见舌绛而有薄黄腻苔,伴出现神志昏愦,为湿热夹血热蒙蔽心包之故,宜施以清热开窍、凉血化湿之法治疗。若见舌苔全然尽化而红绛毕露,则属邪热全入营血,此时可予尽投清血之药。若见纯绛无苔而光洁如镜,则非但心营两灼,而胃津已告竭殆尽,津液不能贯注于舌本之故,治当急用甘寒濡润、增津益液之药,大剂量频服,红活的还可有救,板滞的则就无效了。若见舌绛而润泽,则多夹有痰湿。若见舌绛而干,中心处无苔,为血热炽盛,津液耗伤所致,必当清营救液两顾其急。舌绛望之若干,手扪时则有津液的,此乃津亏而湿热熏蒸,将成浊痰,有蒙蔽心包之险。
另有一种绛舌,只能到达齿边,不能伸出口外,此为痰热内结,舌根受阻,邪气极易窜入厥阴。此类绛舌,其上必布有一些浊苔,此为膈间积有痰浊征兆,故当急以清热豁痰,宣窍通络,否则待灵窍一闭,神志遽昏,此时须加清营开窍之药。倘若内风一动,抽搐频起,又必投以清热定风之品。
另外,还须辨别温病新感与伏邪时舌绛之不同。若是外感温病,定先见白苔,舌质由红而逐步变绛,显示病邪由卫分、气分渐次传入营分、血分。若是伏邪温病,则病起即见舌色红绛而无苔,当施以清营透泄之法后,以使伏邪转出于气分,都能渐渐布上白苔。此为新感和伏邪在舌苔上的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绛舌有虚实之分。纯绛鲜泽者,属热入包络之故;绛而干燥者,属热邪亢盛之故:光绛如镜或干枯不荣者,属阴液亏损之故。绛舌还存在着有苔与无苔的区别,兼见黄苔的,属气分之邪未净之故;绛而其上罩腻浊或霉酱苔垢的,属兼痰湿秽浊之故。
绛舌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如术后、严重烧烫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硬化腹水后期、严重的结核病、败血症、恶性肿瘤的晚期以及感染性发热等的患者。
5.紫舌辨证诊病其色黑赤为紫。舌呈均匀的紫色改变,或紫中有绛,或紫中有青,或紫中有带灰色改变的,均称为“紫舌”(彩图2-1-5)。此属血液瘀滞的表现,提示血行欠畅,瘀滞而呈紫。
有部分紫舌是从红绛舌发展而来的,紫中带绛称为绛紫舌,常伴见干枯少津(舌面多干燥),为营血热盛伤津,血液壅滞之故。也有部分是从淡白舌发展而来的,紫中带青,称为青紫舌,常伴见色淡而湿润(舌面多润活),为寒邪壅遏,血液凝滞,或属阳虚阴盛,气血运行欠畅之故。
血分热毒舌紫与寒邪直中舌紫,两证虽都俱见紫舌,但却一热一寒,性质不同。从病因而论,血分热毒的病因属热邪,常发生于温热病,营热不解,热邪深入血分,热深毒盛,迫血妄行。寒邪直中的病因属寒邪,或因素体虚寒,复感寒邪;或因伤寒失治,误治转属,寒邪直中,经血凝滞。从临床表现来观察,血分热毒证舌紫,见舌紫色而带绛色,或伴见裂纹,苔焦燥而起刺,并同时兼见热深毒盛动血(斑疹、吐衄、谵妄)的症状出现。伤寒直中证舌紫,见舌淡紫而带青色,舌面润滑而少苔,并同时伴见四肢厥冷、畏寒、脉迟等寒象表现。
还有因血脉瘀滞,瘀血内积而成,紫中带灰的,称为暗紫舌(舌面干燥或秽垢)。常伴见瘀点或瘀斑,可因热邪深重,津枯而血燥,血行瘀滞所致;亦可因素有瘀血,复又邪热内蕴,入于营分,血热博结,阻滞血流所成;还可因素喜饮酒,温热夹湿,湿热相并,深蕴于血中。具体舌象特征为:舌呈紫色,略带灰色,晦暗而无光彩,舌边伴见瘀点。
若长期酗酒,或恣意暴饮、暴食,酒毒、湿浊蕴积于体内,脾胃受困,严重者以致酒毒攻心,临床可见舌紫,属酒毒内蕴舌紫,可见舌深紫肿大,干枯而少津,舌面焦燥而起刺,以及脾胃湿浊内阻(口苦、呕恶、脘腹痞闷等)的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紫舌辨证诊病,有热、寒、瘀血、酒毒等之分。不外乎于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或寒凝血瘀;或热邪入血,营热夹瘀;或酒后伤寒,酒食湿滞,或血蕴湿热等因素。若为紫而苔黄干燥,乃为脏腑素热之故;若为青紫润滑,则为寒邪直中之故;若为紫色晦暗,常为瘀血蓄积之故;若为紫而肿大,可因酒毒冲心之故;若为紫而中心见有白滑苔,则为醉后伤寒之故。根据舌色的不同表现和临床特征是不难予以区别的。
紫舌诊病,除瘀血、酒毒以外,以感受热毒者居多,寒证者究属少数。临床上须仔细观察其颜色之鲜晦和有神与无神。从发展变化方面来看,舌色由绛而紫,多属热极之征象;若并不由绛而变紫,仅为淡紫青滑,并无其他热象,那就属于是寒证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