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主题班会的定位
第一节 班会研究述评
一、关于班会的形态
二、关于班会的功能
第二节 班会的定位依据
一、历史沿革
二、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三、学校德育课程背景
第三节 班会的两种形式
一、班级会议
二、主题班会
第二章 主题班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性观
一、关于人性观点的述评
二、人性本私:一个事实判断
第二节 道德观
一、道德的特征
二、道德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主题班会的设计
第一节 班会主题
一、主题的来源
二、主题的解读
三、主题的“话题化”
第二节 设计背景
一、共性问题的描述
二、问题的专业判断
三、道德主题的提炼
第三节 教育目标
一、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目标设定的建议
第四节 班会准备
一、学生准备
二、教师准备
第五节 实施环节
一、呈现情境,提供讨论载体
二、鼓励表达,激发观点冲突
三、启发感悟,促进价值认同
四、布置任务,倡导践行道德
第四章 主题班会的案例及评析
第一节 经验型案例及评析
案例一:一个橙子
案例二:我爱我的祖国做有为中学生
案例三:做有责任心的好少年
案例四:刮了宝马车后
案例五: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第二节 基于学生价值认同的案例及评析
案例一:不喜欢的食物要不要扔
——“劳动教育之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主题班会
案例二:这袋垃圾要留下吗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班会
案例三:你会告诉他吗?——“友善”主题班会
案例四:爱的冲突
案例五:应该抽签吗?——“公正”主题班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