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纪念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书系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952532
  • 出 版 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12—1923)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高等教育
一、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二、清末民初的河南高等教育
三、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一)预校的创建
(二)师资队伍
(三)教学管理
(四)学术活动
第二节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成为中国近代留学预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三大留学培训基地”
(二)夯实中原留学教育之基
二、储备中国高等教育人才
(一)预校毕业生总体情况
(二)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校毕业生
三、推动中国近现代大学学科之发展
(一)赵九章与中国近现代气象学及地球物理学的奠基
(二)张伯声与中国地质构造研究的开创
(三)韩儒林与蒙元史研究之发展
(四)高济宇与中国化学专业之发展
第二章 中州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23—1927)
第一节 中州大学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一、“壬戌学制”影响下的中国高等教育
(一)“壬戌学制”的颁布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中州大学时期的河南高等教育
三、中州大学的创办与发展
(一)大学的正式创办
(二)师资队伍
(三)系科设置及教学管理
(四)学术活动
第二节 中州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奠定中原高等教育之基
(一)李敬斋与学分制改革
(二)冯友兰与河南文科本科教育的开创
(三)曹理卿与河南理科本科教育的奠基
二、持续助力近现代学科之发展
(一)董作宾与甲骨学、考古学的奠基
(二)汪敬熙与近代心理学专业发展
(三)冯景兰与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
(四)郭绍虞与中国古典文学之发展
第三章 河南中山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27—1930)
第一节 河南中山大学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四章 全面抗战前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30—1937)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37—1945)
第六章 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45—1953)
第七章 师范院校时期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53—1979)
第八章 师范入学时期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79—1984)
第九章 恢复校名后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984—2008)
第十章 省部共建时期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2008—2016)
第十一章 “双一流”建设中的河南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2016年至今)
跋 如何看待河南人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