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豆舞女 精装典藏版(诺奖作家川端康成短篇小说杰作选)
0.00     定价 ¥ 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2609275
  • 作      者:
    [日]川端康成
  • 译      者:
    谭晶华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
日本著名小说家。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被称为“精通葬礼的名人”。一生创作小说百余篇,留下了诸多广为传颂的经典作品:《雪国》《古都》《伊豆舞女》《千鹤》《山之声》等。1968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谭晶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等职。著有《日本近代文学史》《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川端康成传》等,译有《明暗》《心》《痴人之爱》《刺青》《地狱之花》等文学名著。

展开
精彩书摘

 

译后记

本册为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选集,共收入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三年创作的十五篇作品。
纵观川端康成的所有创作,他一生共创作了二三十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的短篇,一百四十来篇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还有近千篇的随笔评论。因此,他并不是一位擅长长篇的巨匠型作家,其资质说明他倒是一位撰写短篇的高手。
垂名于日本近代文学史的众多优秀作家中,川端康成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又是一名具有多重性格的立体现代人:在他的身上,有性格乖戾的孤儿气质,寄人篱下的受惠气质,也有渴望爱情、崇尚处女、轮回转世、空虚无常的思想;在艺术上,他既注意吸收新感觉派开拓表现的新手法,又深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熏陶;既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又继承了东方文化的传统;他还曾对无产阶级文学和马克思主义表示理解,有无产阶级作家的知己;他的文笔流畅优美,抒情的遣词造句清澈甜美,有“物哀”“幽玄”“余韵”“空灵”的浓郁的日本味,同时也有死亡、悲观、孤寂、消极情调的流露。这一位作家曾经引起中日两国文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四十多年来,研究其人其作品的成果不断,可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代文豪。
记得笔者大学毕业后不久,曾在一九七九年吉林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日本文学研讨会上宣读过一篇题为“谈谈川端康成与他的小说”的论文。文章实属稚拙,观点也未必成熟,却有幸成为我国最早论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文章。以此为契机,在此后的四十余年间,笔者在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日本近代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教学任务的同时,热衷于阅读、翻译、研究川端康成的作品。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他的作品大量被翻译,研究论文也越来越多。他的三部诺贝尔文学奖的入选作品在我国已出现了多种中译本。每隔两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日本文学国际研讨会至二〇二一年已经举办了十七届,每一届会上都有质量上乘的研究论文发表,对其创作方法、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还引起过热烈的争论。中日两国的文学研究者在北京一起举办过三次“中日川端文学研讨会”,刘德有、邓友梅、林林、李芒、文洁若、高慧勤、长谷川泉、羽鸟彻哉、林武志、原善等有造诣的中日学者畅所欲言,他们对于川端文学乃至日本文化所做的极为精彩、中肯的论述,至今音犹在耳,使人难以忘怀。
川端虽然不像一些世界级大家具有结构宏大的巨制,他的创作中,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就几乎看不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宏大豪迈的场面,然而,川端的艺术恰恰就是一种技巧,一种匠心。
文学名篇《伊豆舞女》被公认为日本青春文学的杰作。小说描写的是一九一八年作者在东京一高(东大预备校)上二年级的秋天,因为厌倦学校的寄宿生活,为了摆脱缠绕不去的精神苦闷,独自一人去伊豆半岛旅行的故事。途中,第一人称的主人公遇到了一伙江湖艺人,彼此结伴同行,从天城岭、汤岛、汤野一路走到下田。艺人们心地善良,感情纯朴,尤其是那位天真热忱的舞女,使主人公体味到人情的温暖,在内心萌发出一缕柔情。舞女一句说他“是个好人”的赞语,就令他有种“说不出的感激”,最后离别,在船上任凭眼泪簌簌往下淌,脑海仿佛成为一泓清水,涓涓而流,最后空无一物,唯有甘美的愉悦。这篇小说充满青春的诗意,抒情之中透露出川端式淡淡的哀愁,使得长久苦恼着他的“孤儿根性”烟消云散。
本小说集中收入的《水晶幻想》《禽兽》等作品是川端与横光利一一起创立《文艺时代》新感觉派时代的作品,他们借鉴西方现代派文艺的手法,旨在打破“文艺沉滞的局面”。川端所强调的中心就是新的感觉。他认为,如果没有新的感觉,便不可能有新的表现,从而也就没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文艺。即使对于自认是景物描写的内容,也会带上主观的色彩,成为感觉的表现。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川端还认为,医生的释梦其实就是在“自由联想”,这种自由联想,就是达达主义的思维方式。一九三一年发表的《水晶幻想》描写一对从事生殖研究的夫妇的日常生活,被文坛认为开拓出心理小说的新境地;一九三三年的《禽兽》则是一个四十岁的男子以小鸟和狗儿为对象孤独生活的经历。这两篇作品都被吉本隆明说成是出于现代主义作家之手的代表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日本文坛又盛行新心理主义,川端在表现主观感觉、瞬间印象的作品中,糅进了内心独白、意识流的手法,以上这两篇作品就是他这一类艺术探索的试作。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川端后来的资质已经表现出来。他纤细的感觉,就是把小说中美的感觉看得比情节更为重要的思考态度。
本作品集中收录的《母亲的初恋》《重逢》《水月》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写得珠圆玉润,极有韵味。作品通过一个场景、几件物品,直接营造出一种精彩的人生。作为一个唯美的作家,川端一向追求完美,他穷工极巧地追求浸透力,不断地砥砺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养成精当的审美眼光,练就含蓄凝练的文笔。所以,他的短篇小说显得纵横变化,多姿多彩。长者二三万言,短者四五千字。或书写孤儿身世的悲哀,或沉吟爱情的失意;或刻画女性委婉的心理,或描绘老人迟暮的心态。既有日本式的情趣,又不乏现代的新意。艺术上既有平淡的写实,又有超现实的怪诞;既有梦幻的幽思,亦有诡谲的美感。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川端康成独特的审美意象。
译文若有不妥之处,由衷地欢迎批评指正,以匡不逮。


谭晶华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展开
目录

伊豆舞女
水晶幻想
二十岁
禽兽
母亲的初恋
女人的梦
有关黑痣的信
夜间的骰子
燕子童女
夫唱妇随
一个孩子
待嫁的人
岁暮
重逢
水月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