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为你读书(名家读书)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4841
  • 作      者:
    江晓原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你读书(名家读书)》:
  事后回想当年的情景,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两个方面都受到了锻炼:首先是叙事能力,我要把一个事情尽量讲得让老太太明白;另外一个则是在繁简之间的合适的度,哪些内容要讲得细致,哪些内容可以一笔带过,这种内容上的繁简增删也会影响讲故事的效果。
  在那个阶段我还做了一件事,掌握了古典诗词的格律。当时我想知道旧体诗词的格律,于是有一天就去问语文老师,结果遭到申斥,说这种东西是“封建糟粕”,你去学它干什么?而在当时,王力的《诗词格律》之类的书又搞不到。但我最终用了一个笨办法把最常用的格律都掌握了。我找来几十首律诗,将每个字的平仄声列出,从中寻找规律。当时我母亲见我的字纸篓中出现大量56格的表,里面填着圆圈和黑点,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我又在搞什么名堂。“文革”结束后,我买到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对照了一下,发现我用自己的笨办法竟然已将旧诗格律完全弄懂,甚至还发现了常用的拗格。
  1972年我初中毕业,进工厂成为一名电工。电工通常是倒三班,到中班和夜班的时候没什么事,就可以看书。我从小动手能力强,进厂半年就独立当班了。我的技术提高非常快,而电工的工作特点就是技术越高,工作时间越短。我很快就带了徒弟,有问题就徒弟去,徒弟搞不定的时候打电话回来问,还搞不定我才出手。这样一来,我看书的时间就更多了。我的徒弟不久也加入进来,经常是当班的时候我们俩都在看书。
  这时候已经进入“文革”后期,很多东西以内部出版物的方式印行,其中包括苏联小说和重要人物回忆录。《你到底要什么?》和《核潜艇闻警出动》是我印象很深的两部作品。“你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在那个岁数其实也是我们经常要自己问自己的,因此这个小说的标题非常打动我。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一些细节上已然说法不一,但无可否认的是,当年“你到底要什么?”的困惑以及由这本书带来的“难以描述的阅读快感”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文革”快结束的时候,“四人帮”在北京倒台了,他们在上海的余孽竟计划在上海搞“巴黎公社”,要求所有基于民兵加入。我们厂当时1000多人,有一个基于民兵排,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一支冲锋枪。当时基于民兵接到通知,有可能要按照搞“上海公社”的方案拉到前线去。那时候,我已经读了一些历史书,知道这件事是对抗中央,结果肯定是给坏人当炮灰;而且基干民兵怎么可能跟解放军对垒呢,除了装备和训练天差地别之外,从道理上说也是叛逆。但在当时,基干民兵是不能违抗命令的,如果抗拒,就会受到惩罚。
  要说怕死,我倒不怕,那时候我刚刚20岁。正好在此时,我读到了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讲的是旧俄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的命运。小说中的两姐妹各自有了爱人,一个是红军,一个是白军,这两个爱人当然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中。最后的结果,是那个白军爱人投向了红军。
  这个小说给了我一个灵感——我当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拉上前线,我要做什么,怎么办。后来我想好了,如果被拉上前线,我就找机会带上我的枪向解放军投诚。在我想好了以后,有几天我很安静,但我没将此事告诉父母,甚至我的困境也没对父母说起过,因为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惊恐。没过多久,中央制伏了“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孽,命令解除,我们用不着上前线了。
  虽然这个事情没有真的发生,但小说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文革”结束后此书重印,我立刻就买了一套,但那只是出于一种怀念,那三本书自从买来之后我一直没有再读过。但读书可以帮助解决人生问题,这真是一个奇特的例证。
  ……
展开
目录
自序

辑一 读书的故事与体会
特殊时代的少年读书生活
大学和研究生时代的读书趣事
我的书房故事
少年惊艳《梅花谱》
读史者当有其图:《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当了巴比伦王室的见习巫觋——《巴比伦泥版楔形文书天文表》
寻找合适自己的读书方法

辑二 读书时的思考与疑问
星际航行: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地球流浪之后:第三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里夫金的新世界观解决不了老问题
以世界公民的眼光看未来——读《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
谁能只手评优劣,李杜曾经不入流——《唐人选唐诗十种》之业余统计学
怎样论证“孤篇岂能压全唐”?

辑三 学术性质的书评和影评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审查报告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审读报告
《黄面志》中国影印版序
理查·伯顿译注《一千零一夜》中国影印版序
萨顿《科学史导论》中国影印版序
《知识大融通》:英勇游击队能不能征服世界?
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银翼杀手2049》六大谜题:电影文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霍金的意义: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实性
……

辑四 鉴赏性质的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