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搜求、科学分类,摸清现存琉球官话课本的“家底”
☆角度丰富、论证严谨,全面挖掘琉球官话课本的学术价值
第四章 国际汉语教育史考察
第二节 副读本《人中画》在使用中的校改
琉球官话课本《人中画》较为特殊,是利用当时中国流行的拟话本小说《人中画》为底本,经过口语化改写后作为副读本形式的汉语课本。该教材包括《风流配》《自作孽》《狭路逢》《终有报》《寒彻骨》五个故事。《人中画》的写本以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最为完整,而且保留下来的当时使用者的校注材料也最多。以往对琉球写本《人中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中画》本身的语言现象、改写年代、文献信息等方面,而对于当时使用者在写本中留下的大量校改与注释材料则较少关注。这些校注材料是当时琉球人在使用该教材时的真实记录,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中的校改材料了解当时琉球人在使用过程中对该教材的修改,而且通过对字词的注释内容还可以反观当时琉球人学习汉语的重点与难点等等。
有鉴于此,本节以天理本《人中画·风流配》中的校改材料为例,在整理分析其中全部校改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当时琉球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该教材的种种修改情况。我们相信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揭示还原当时琉球人学汉语时的种种细节,而且也可以提高我们对琉球写本《人中画》自身语料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为了便于行文,本节引文若涉及文字校改,则其中的俗字、异体字、句读等存其原貌。天理本原无页码,为引述方便,我们按今人阅读习惯给正文编了页码,将原抄本一叶的正反两面分别用ab表示。啸本、京大本与东大本主要用于参校,为避繁琐,未再单独编制页码。下面首先将文中所用于比勘的文献版本及相关简称述之如次:
(一)啸花轩本《人中画·风流配》(简称“啸本”):无名氏原著,赵伯陶校点《人中画》,收入徐震等原著,丁炳麟等校点《中国话本大系珍珠舶等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二)琉球写本《人中画·风流配》(简称“琉本”):
1.天理大学图书馆藏琉球写本《人中画·风流配》。(简称“天理本”)
2.东京大学图书馆藏琉球写本《人中画·风流配》。(简称“东大本”)
3.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藏琉球写本《人中画·风流配》。(简称“京大本”)
(中略)
(6)今年几多年纪。了。就晓得作诗写字呢。(19b ~ 20a)
句中“了”字朱笔点掉,已标上声符号。啸本作“今年几多年纪,便晓得作诗写字”,无“了”字。此外,该句中“了”字右下角本已加圈号句读,但又打上了朱笔叉号。“纪”字后又重加了圈号句读。由此可见,此处当是加完句读并标声后又删改所致。当然,从文意来看此处“了”字本亦不用删,同样情况已见前例,兹不再赘。京大本、东大本均有“了”字,且标了上声符号,字后加朱色圈号句读。据此推测,天理本校改者校改此例时似是参照了啸本之类的原刊母本或其他琉球抄本。
(中略)
(14)到了第二早起。(27a)
句中“二早”二字中间右旁补一“天”字,未标声调符号。啸本作“到次早”。京大本有“天”字,并标阴平符号。东大本无“天”字。从文意看,天理本校改者所补可从,东大本亦当据此补一“天”字。另外,据此似亦可推测,天理本原本及东大本均可能是因改写者将原刊本中的“次”机械性改写成了“第二”所致,然此例中的“次早”恰好不能改成“第二”,必须改成“第二天”方才通顺。所以天理本校改者补写了一个“天”字,京大本作“第二天”则正确可从。
(后略)
前言
第一章 琉球与官话课本
第一节 琉球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节 琉球官话课本概览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展望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展望
第三章 文献学考察
第一节 新见森槐堂本琉球官话课本考述
第二节 长泽本《文例集》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赤木本《广应官话》述略
第四节 《琉球官话集》封面人名补述
第五节 琉本《人中画》的校勘学价值
第四章 国际汉语教育史考察
第一节 从课本注记看琉球人汉语词汇学习难点
第二节 副读本《人中画》在使用中的校改
第三节 琉球官话课本编写语料来源考
第四节 《文例集》所存明代琉球汉语教学史料考
第五章 中琉交流史考察
第一节 长泽本《文例集》所存“曲座”考
第二节 赤木本《广应官话》所存闽琉交流史料考
第三节 琉球官话课本方言语料重考
附录一 国外琉球官话课本研究文献目录
附录二 国内琉球官话课本研究文献目录
部分章节原刊出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