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专利侵权诉讼实务:裁判规则类型化分析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776794
  • 作      者:
    刘志伟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志伟律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专利代理师,九三学社社员,广州等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员。先后担任第十一届深圳市律师协会专利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广东省律师协会专利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利协会副会长及理事、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专利法修改配套调研和专题研究工作项目组”专家、广东深圳(南山)商业秘密保护基地专家库专家,东莞松山湖等地知识产权专家。
刘志伟律师撰写的论文《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审判实践及法律规制探析》荣获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第七届全国知识产权青年学者论文征集评选二等奖、《论“合法来源抗辩权”条款的法律适用与统一》荣获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等举办的中国知识产权实务论坛(2011)“十佳论文”。
刘志伟律师代理的专利确权、侵权案件多次被评选为典型案例,主要包括:2018、2019年度最*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2018、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2018、2019年度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服务和保障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2018、2019年度广东律师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16、2017、2019、2022年度深圳律协评选的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等。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权利要求解释的原则
一、权利要求解释概述
二、公示性原则
三、保护与贡献相一致原则
四、符合发明目的原则
五、区别解释原则
(一)权利要求区别解释原则
(二)技术术语区别解释原则
六、专利权有效原则
(一)专利权有效原则的弊端
(二)专利权有效原则的修正
第二章 权利要求解释的规则比较
一、权利要求解释的时机与语境
(一)“时机论”
(二)“语境论”
二、授权确权与侵权程序中权利要求解释规则之比较
(一)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致性规则
1.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致性规则的法律依据
2.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致性规则的法理依据
3.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致性规则的实践依据
(二)权利要求解释的差异性规则
1.“最宽合理解释”原则的适用
2.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差异
3.专利审查档案作用
4.具体规则的差异性
第三章 说明书及附图解释权利要求
一、说明书及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一)发明目的指引下的限缩解释
1.“镜片”案
2.“电源”案
3.“复合层”案
4.“搭接”案
5.“毛刺孔”案
6.“玻璃钢夹砂顶管”案
(二)发明目的指引下的澄清解释
1.“名片型扫描器”案
2.“踏车”案
3.“计量泵装置”案
二、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限制权利要求的认定规则
(一)将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读入权利要求
(二)将说明书记载的具体结构读入权利要求
(三)将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方案实施的条件或方式读入权利要求
(四)说明书附图中记载的技术特征读入权利要求
1.根据说明书附图得到的尺寸、参数不能限制权利要求
2.根据说明书附图得到的位置关系不能限制权利要求
三、权利要求中“特别界定”用语的解释规则
(一)明确界定的“自拟用语”
1.说明书的“特别界定”
(1)“分块模壳板”案
(2)“两级破碎”案
(3)“积木地板料”案
2.说明书附图的“特别界定”
3.“特别界定”不清楚
(二)无明确界定的“自拟用语”
1.“伸缩联动器”案
2.“信道”案
3.“波纹结构”案
(三)“赋新用语”的解释
1.赋新含义
2.通常含义
四、特定情况下的修正
(一)明显错误的修正
1.位置关系表述错误
2.技术术语表述错误
3.文字表述错误
4.语法错误
(二)非“明显错误”的认定
1.数量限定清楚
2.数值范围清楚
3.种属概念清楚
(三)权利要求解释不能
第四章 权利要求解释的证据
一、内部证据
(一)专利审查档案
1.意见陈述的解释作用与限制
2.无效程序中请求人的意见陈述
(二)母案申请、优先权文件
1.母案申请对分案申请中权利要求的解释作用
2.优先权申请对权利要求的解释作用
3.国际申请文本的解释作用
(三)审查决定
1.审查决定的解释作用
2.审查决定的优先地位
二、外部证据
(一)外部证据的时间限制
(二)外部证据的适用条件
(三)普通词典与技术手册的关系
三、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相结合
第五章 权利要求类型化解释
一、封闭式权利要求
(一)封闭式权利要求的解释
(二)封闭式权利要求的认定
二、方法权利要求
(一)方法专利的延伸保护
(二)方法专利中新产品的认定
1.新产品的认定
(1)根据产品结构认定
(2)根据是否新出现的标准判断
2.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规则
3.制造方法的证明
(三)步骤顺序的限定作用
1.步骤顺序具有限定作用
2.方法权利要求撰写规则
(四)多主体分别实施侵权的认定
1.“多主体分别实施侵权”的认定与争议
2.“多主体分别实施侵权”的司法实践与裁判规则
3.“多主体分别实施侵权”的制度设计
三、使用环境特征限定的权利要求
(一)使用环境特征解释规则
(二)使用环境特征的认定
1.制备方法特征与使用环境特征的冲突
2.并列式独立权利要求中,被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被认定为使用环境特征
3.缺少技术特征与使用环境特征的冲突
(1)缺少连接关系类技术特征
(2)缺少非本体结构特征
(3)缺少与背景技术有关的技术特征
(4)缺少本体结构使用条件的技术特征
(三)权利要求中未写入的使用环境特征的考量
四、功能性特征限定的权利要求
(一)授权确权程序中功能性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1.功能性权利要求的解释
(1)功能性权利要求覆盖所有实施方式
(2)功能性权利要求覆盖特定实施方式
2.功能性权利要求的审查
(1)特定性规则
(2)合理怀疑规则
(二)侵权程序中功能性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1.功能性特征认定
2.功能性权利要求的侵权判定规则
(1)实现所称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2)整体等同的适用
五、制备方法特征限定的权利要求
(一)制备方法特征在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中的解释规则
1.确权程序中,制备方法特征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关系
2.侵权程序中,制备方法特征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关系
(二)制备方法特征在发明专利的产品权利要求中的解释规则
1.授权确权程序中,以制备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2.侵权程序中,以制备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三)包含制备方法特征的并列式独立权利要求的解释
1.授权确权程序中,制备方法特征限定的并列式权利要求的解释
2.侵权程序中,以制备方法特征限定的并列式权利要求的解释
(1)“折中说”
(2)“方法限定说”
六、性能、参数、用途等特征对权利要求的限定作用
(一)包含性能和用途特征的权利要求的解释
1.已知产品的新用途
2.性能和用途特征不具有限定作用
3.性能和用途特征具有限定作用
(二)参数特征限定的权利要求
(三)不具有限定作用的技术特征
1.产品权利要求中结构特征上的文字不具有限定作用
2.权利要求中的药物使用方法不具有限定作用
七、主题名称对权利要求的限定作用
(一)“发明点”式主题名称
(二)“概括”式主题名称
(三)“技术领域”式主题名称
(四)“技术特征”式主题名称
第六章 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
一、历史沿革
(一)多余指定原则
(二)变劣技术方案
1.缺少技术特征
2.变劣技术效果
二、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规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