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课堂以外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载体上的具体应用,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运动中逐渐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显性的实践范畴。这既表达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明确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是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化概括。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需要对规律进行研究,这一规律应当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施教(发出)规律、学生主体接受规律、工作规律以及传播规律等,进而确立从规律转化而来的效用准则。其中,将实践观念的形态作为主要存在方式,是对原理性规律的间接表征。这一理论的生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实践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被称为实践活动的规律及原则,是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确立合法性的问题。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是在对上述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和问题范畴统一起来,对“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实证与方法研究,是实践观念体系确立和构建的落脚点。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是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与路径手段。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的完善创新对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具有关键作用与深刻影响。整体而言,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的现状与趋势是科学的、正向的;但与此同时,其在人本性、针对性、综合性与时代性等维度上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在育人工作中坚持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特点与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载体,激活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