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章 理学与后期中医学关系简论
一、理学的形成、名称与目的
二、怀疑创新精神与格物穷理的为学方法
三、宋儒研易与医易学
四、理学自然哲学范畴、命题对后期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五、宋明理学与中医伦理学
第二章 刘完素之易、儒、医三教合一的医易学
一、医教源自伏羲的医易观
二、以易理原道、原脉,论阴阳
三、以易道论天人一理
四、以易理论火热病机及治疗之理
第三章 张子和三才互通的医易学
一、张子和的质疑创新精神
二、汗下吐三法的治疗学思想与易学的三才之道
三、汗下吐三法治疗学思想与易学之“通”论
四、援具体之卦象、易理以释医理
第四章 李杲升降交通的医易学
一、李杲生平与著述
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学思想
三、李杲的医易学思想
第五章 朱丹溪融会理学的医学创新
一、成学经历与理学渊源
二、引儒入医人及格物穷理的创新精神
三、以“医”为“道”的医学观
四、“人与天地同一橐筲”的气论医学宇宙观及人体观
五、《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的理气之辩底蕴
六、“相火妄动”的疾病发生观
七、心、性、情与“主之以静”的养德养生观
八、宋明理学伦理观与丹溪的道德与养生实践
九、王霸之辨与王道治疗观
十、丹溪的医易学思想
十一、理学鬼神观与丹溪否定邪鬼致病说及其科学精神
第六章 孙一奎与命门学说初立
一、孙一奎生平及主要著述
二、“人与天地万物同此理气”的太极自然观
三、“命门-肾间动气”的太极生命观
四、“温补下元”的温补主张与“理融识真,应变不胶”的治疗观
第七章 赵献可的命门真主说及阴阳五行、先后天论
一、命门太极真主说
二、阴阳互根,阳统阴阳的系统阴阳论
三、五行各有五,各具一太极的五行论
四、无形寓于有形,先天为主宰的先后天论
第八章 张介宾对理学思想的全面吸收及对太极命门说的完善
一、明理之认识论
二、宝气之本体论
三、格心之修养论
四、察数之规律论
五、太极三说
六、先后天不同之阴阳论
七、生而克、克而用与互藏之五行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