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第一次看完《一代宗师》,脑中忽然蹦出一个龌龊的联想:王家卫难道是个人妻控?为什么他电影里的男主角老是惦记着别人的老婆呢?
《一代宗师》里,叶问对自己太太没流露过多少感情,但对刚认识就已有婚约在身的宫二念念不忘了一辈子;《花样年华》里,周慕云放着自己老婆不疼不爱,成天惦记着隔壁的有夫之妇苏丽珍,还一路惦记到了《2046》里;《东邪西毒》里,欧阳锋一边在沙漠里开黑店谈生意,一边惦记着白驼峰的嫂子……
在王家卫作品里,男主角爱上人妻的比例似乎有点高啊。这里面莫非隐藏着王家卫内心深处某种不可告人的情结?
求而不得的爱情
出于好奇心,我把王家卫主要作品里的主人公在爱情关系中的行为做了一番梳理,最后却得出了一个预想之外的结论:王家卫似乎特别不想让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有结果。也就是说,王家卫作品中的爱情故事几乎都是在描摹“求而不得”的状态。
王家卫影片中的“求而不得的爱情”大概分属这样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追求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
《一代宗师》《花样年华》《东邪西毒》这几部作品里男主人公们的“人妻控”就属此列。其实这几位男主并不是在主观上不想与人妻终成眷属,实在是他们做不到。追求人妻难免要被道德的、人情世故的各种因素制约,注定很难得偿所愿。 与“人妻控”相呼应的还有“杀手控”。王家卫的主人公们似乎也很喜欢追求杀手,比如《堕落天使》里李嘉欣扮演的杀手经纪人、《重庆森林》里金城武扮演的警官223。当然,追求杀手的结果也都是求而不得。
第二种类型是“热烈追求,莫名放弃”。
《春光乍泄》里何宝荣对黎耀辉的感情就属此列。“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这句经典台词一直被影迷津津乐道。可为什么总会有“重新来过”呢?这是因为两人的感情每次稳定到了差不多该有个结果的时候,何宝荣就必定弃黎耀辉而去,然后又回头重新来过。永远在靠近,却永远不让自己得到。
《阿飞正传》里旭仔对苏丽珍和舞女露露的感情也属此列,每到女方打算让感情有个确定的结果,旭仔就把她们无情抛弃。类似的还有《重庆森林》里阿菲对警察663的感情,花式进攻了大半天,眼看就要开花结果,自己却又退缩了。只不过这一回王家卫罕见地在开放式的结尾中留下了一点不确定的暗示。
这样看来,王家卫并不是什么人妻控,只不过是人妻题材特别适合表达“求而不得”这个主题,这才人了他的法眼。
求而不得是种美好
那么,为什么王家卫如此热爱描摹求而不得的爱情?
一种可能是,他只是单纯地想要表达求而不得的爱情有多无奈而已。也许他是希望观众把自己代入到角色里,与人物同悲戚共欢喜,去感受那种求而不得的愁苦。 但这似乎并不是王家卫的本意。理由是,王家卫实在是把那些求而不得的主人公拍得太美了。每一个精致如油画的构图、每一段声声入耳的配乐、每一抹精雕细琢的光影都在愁苦情绪外包裹上了一层浓墨重彩的美学外壳。
李安会用120帧4K镜头把观众吸进银幕里,让观众产生与比利·林恩同呼吸共命运的错觉,悲其所悲,痛其所痛。但王家卫不会这么做,他从来不是一个老老实实躲在角色身后,放任观众与角色亲密接触的导演。在他的观众与角色之间,永远横亘着一道打满王家卫标签的美学屏障。
在王家卫的镜头下,那些求而不得的主人公们虽然是愁苦的,但他们却愁苦得仪态万千。这哪是期待观众把自己代入角色里,这分明是拉着观众~起欣赏主人公们的“求而不得”。王家卫不是在控诉求而不得,他根本就是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在王家卫眼里,“求而不得”根本就不是一种负面的体验,相反,它是一种富有美学价值的体验。
换句话说,求而不得是美好的。
这乍一听来好像有点扭曲,求得了才是美好,求而不得能有什么好?
求而不得的美好,可能在于它完美规避了围城效应。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