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
流失优质生源与师资、超级中学强势崛起、“分数为王”的单维高强筛选……
北大教育学院林小英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域25所不同层级学校,一部多角度展现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杨东平、刘擎、贺雪峰、刘云杉联袂推荐。
中国50%以上的学生在全国2000多个县接受教育,县中应该采用精英教育,还是普惠式教育的模式?
解决县域教育难题,应加大对口扶贫还是强化自我造血功能?
县中的孩子是只争朝夕、拼命学习模式的牺牲品吗?
县中能走出优质生源与师资流失的困局重新振兴吗?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第一章 被抽空的县中:一个“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的缩影
第二章 种瓜与得豆:村小和县中课堂
第三章 县域学生的幻象与现实:机会不平等中的自我退缩
第四章 是“饭碗”也是“志业”:县域教师的扎根与游移
第五章 无奈、保护和逍遥:县域家长的育儿学
第六章 学校的“正事”: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
第七章 学校的“杂事”:不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
第八章 政校关系:政府有令,学校变通
第九章 城乡关系:从村落中的国家到县城里的市场
尾 声 县域教育:找回在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性位置
写在后面 县域教育研究过程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