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下广东寻财路 北行京城唱侗歌
救火了,救火了,救火了……中寨最早目击者是黄秋月,她半夜起来到茅房小便时发现,于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大声喊救火。全寨人都投入紧张的救火当中,提尿桶,拿斧头,扛梯子,握水枪。这次火灾,烧了20户,开出防火通道,打烂了8户,总共受灾28户。其中,秋月家是被打烂的一家,未能躲过这一难。出火警——火灾祸首的一家是个光棍,在别人紧张救火之时,他怕被人打死,仓皇逃出寨外,不知去向。
次日,全寨人都出工出力,建设新家园,先设计建造被打烂的8家,然后,设计建造被烧的20家。
过几天,秋月要去北京参加华夏杯原生态歌曲演唱大赛。一方面,她要再练练侗族大歌,另一方面,要考虑穿怎样的服饰更搭配。她是这样想,要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大赛机会,表现侗族姑娘的淳朴、美丽和大方,展现侗族人民淳朴、聪明和智慧,给世界人们认识侗乡是个诗的故乡、歌的海洋。
这几天,秋月要洗菜、煮饭、扛木头。女人的内务事她要做,男人的重活路她要干。体重减轻几斤,声音沙哑了几分,颜色憔悴几分。
妈妈跟秋月说,算了吧,这次的北上京城大赛就不用去了,去了也白去。你这个样子,想得奖,要换个姓氏。秋月白了妈妈一眼,妈妈,我一定要参赛,一来,机会难得,二来,开开眼界。人们常说,不观世界,如何有世界观。妈妈再说,书本上的东西,你也信,傻姑娘。秋月回答,妈妈,刚才我说的是理论的东西,给我去参赛试一试,就是实践了。
秋月一家6口人与舅舅一家同住。秋月与妈妈正在聊去还是不去参赛这件事,秋月爸爸推门进来。爸爸很同情秋月,并支持自己的女儿。女儿从小爱唱歌,在同龄中,是优秀歌者。刚刚初中毕业季,寨里其他女孩都到广东打工去了,秋月有想法,去北京参赛后再去打工。秋月爸爸说,秋月妈,我同意秋月去参赛,虽然我家目前暂时有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给秋月去看看世界。秋月妈妈一言不发,沉默表示同意了。
京城之秋,秋高气爽。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第一次去京城,第一次看到这么平坦的地方,就联想到自己村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小轿车,就联想到自己村的泥沙路,用人工开了26年,还有一截未通,更谈不上有车了;看到这么高的房子,就联想到自己的家,古朴的吊脚楼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秋月有时候笑容满面,有时候泪水涟涟。
这次去京城参赛,随行的还有杨林乡的3位侗族姑娘,除秋月外,她们是杨机农、罗暖衣、李知足。
晚上8点,比赛现场。主持人说,有请3号选手——江南三河县杨林乡侗族姑娘组合演唱原生态歌曲侗族大歌《蝉之歌》。
热烈掌声之后,一片寂静。侗族姑娘演唱之后,又是一片热烈掌声。“蝉之歌,这首原生态歌曲,是三河县侗族大歌之一。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2006年侗族大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侗族大歌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城的点评嘉宾说。
比赛尾声,主持人说,获得本次华夏杯全国原生态歌曲大赛金奖的是《蝉之歌》。掌声又一次响起,秋月、杨机农、罗暖衣、李知足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中。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舅舅舅娘仔细地端详着秋月她们四个姑娘上台领奖的照片,花甲之年的奶奶也移步过来。一边端详获奖照片,一边握着秋月的一双嫩手。奶奶说,秋月你真的到京城了,我,你公公,你公公的长辈一辈子都没到过京城,只是听说而已。听老人说,从我村到京城要走3个多月。过去,从南方到京城考进士,在途中,有的被盗财,有的迟到。以不成功而告结束。现在,我的孙女秋月和她同伴,不但到了京城,而且获取了大奖。真是不容易,秋月你要好好珍惜。珍惜时间,珍惜机会,把侗族大歌继续唱下去。传承黄家爱唱歌的光荣传统,弘扬侗族真善美的优良传统。
秋月一家人在舅舅家同住了三个月,在房族亲戚的鼎力帮助下,伯父当木匠,亲戚当助手,砍木头,抬木头,刨柱子,制梁枋。树柱上梁,盖瓦镶房。几个月工夫,秋月新的吊脚木楼原地落成,其他受灾户新建木楼在侗寨拔地而起。
秋月妈跟秋月爸说,十多年的积蓄做新房后已经全部用光。现在有政府的救济,粮食不成问题,但是,在亲戚的红白喜事开销和其他费用,就成问题。老大秋月初中毕业,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老二还在读小学。我们的两个千金非常可爱,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不让孩子受苦。其他家孩子都出去打工,我不愿秋月去外面受苦。我俩多种几块菜园,拿到菜市销售,平常开销也够用了。
秋月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