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敬梓/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0.00     定价 ¥ 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53200
  • 作      者:
    杨波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吴敬梓/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三十一岁,续娶全椒儒医叶草窗的女儿叶氏为妻。
  在全椒,吴敬梓事事蹉跎,以冰致蝇、以狸致鼠。他心里已盘算多日,决计要离开家乡。他叫来族兄吴檠、表兄金榘和金两铭,把要离开全椒移家南京的想法给他们一一道来。
  吴檠首先说道:“敏轩啊,我是支持你的。叫你吴敏轩忍辱负重,从头学习经营田园,慢慢再敛财聚富,或者像你我先祖那样,在家教授诸子八股制艺,以图东山再起、重振家业,我看那样,你也不是吴敏轩了。”
  金两铭又说道:“或者,你吴敏轩可以攀附权贵,结交你们吴家太爷们的门生故吏,和我们这全椒头面人物交好,联亲认故,做个不愁吃穿的公子哥,也不至于在全椒落得无立锥之地、乡里传为子弟戒啊!但是,那样你还是吴敏轩吗?”金榘年长吴敬梓十七岁,料事、看问题更为稳重,他说:“敏轩啊,你确实不适合继续在全椒待下去了。我是知道你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宁愿做一个光明磊落、豁达坦荡的败军之将,也绝不会做一个前倨后恭、阿世取容的‘变节之臣’。敏轩,你说是也不是?”吴敬梓作揖道:“三位兄长所言极是。既然如此,我也不再流连,即刻准备前往南京,兴许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来!”吴檠双手打着节拍,说道:“男儿快意贫亦好,自然不必缩手缩脚去过生活。”刘老伯是吴家的近邻,是位乡绅,也喜欢读书做诗,向来欣赏吴敬梓的才华。当他听到吴敬梓要搬家的消息后,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敏轩啊,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天,斑鸠碰到猫头鹰,猫头鹰收拾家当正准备离开家乡。斑鸠就问:‘您干嘛要搬家啊?’猫头鹰悻悻地回答说:‘乡亲四邻都十分讨厌我的呜叫声,所以我要搬家离开这里。’斑鸠就说:‘您可以改变叫声啊!改弦易辙,不就好了么?’敏轩啊,举家迁往异地生活,谈何容易啊!古人云: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吴敬梓淡然自若、愤愤地回答说:“刘伯,谢谢您老对晚辈的关心。但要改变叫声,还真不是我吴敬梓能做到的事。改变我自己清越高洁的呜叫,竭力去适应他们庸俗不堪的耳朵,我做不到!”
  刘老伯对吴敬梓掏心掏肺,又规劝了许久,但吴敬梓去意已决。他只好说:“敏轩啊,既是如此,我也不再劝你了。你不要一味学令先尊,恐怕将来还会吃苦不断。他在赣榆教谕任上,全然不晓得溜须拍马、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地为当地百姓说好话,在学舍里常对童生讲‘敦孝悌,劝农桑’。你呢,你眼里根本就没有当官的,又没有族人本家,这地方我看你也难以住下去了。南京是个好地方,以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许会遇到些个赏识你的知己朋友,做出些事业来。”
  吴敬梓向刘老伯深深鞠了一躬,说:“老伯教诲,敬梓谨记在心!等我到南京安顿下来了,再接老伯过去玩耍。”
  吴敬梓胸怀六朝烟水之气,心又仰慕建安风骨,决意冲出世俗生活的种种藩篱,走出家族纠纷的矛盾和乡里熟人鄙夷的目光。他变卖了老宅及所剩无几的田产,挈妻携子,带上一些必备的家当,清晨雇船从襄河出发,经大江,黄昏时分就抵达了南京水西门。
  吴敬梓在南京安下了家,购买了房产。他给寓所取名为秦淮水亭,给自己取了个号,名为“秦淮寓客”,其中布置了一间书房,名为“文木山房”。这秦淮水亭在板桥之西,青溪与秦淮两水交汇处的淮清桥附近,所在地是六朝时陈朝尚书令江总宅邸的遗址,可谓闹中取静,大隐于市。天高气爽之时,凭栏远眺,东有蒋山(即钟山)茅山,西有三山二水(即李太白诗咏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三山与二水),南有雨花台,北有谢公墩,真乃是一处极目抒怀的绝妙所在。
  在南京的亲朋旧友听闻吴敬梓已安居秦淮水亭,纷纷前来道贺,一连数日开怀畅饮,煮茗听雨,晏晏自若。
  ……
展开
目录
导读
一、探花第里少年郎
二、漫漫科考崎岖路
三、移家秦淮苦外史
四、辞却博学鸿词科
五、孺林自有奇女子
六、水西门外剐贤契
七、烹茶煮酒论奇人
八、人生只合扬州死
吴敬梓生平简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