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部将巴赫金置于俄罗斯文化的独特语境下加以重新研究的著作,对于推动整个巴赫金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次对巴赫金与西方哲学传统及当代理论的差异做了区分。作者就此问题做出了多方面的考证与辨析,对巴赫金与康德哲学、柯亨的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阐释学等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均提出了有说服力的阐释。二、书稿*重要的贡献是在俄罗斯社会历史、民间文化、宗教哲学、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发掘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本土资源,这在整个国际巴赫金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首创意义。三、基于原始文本的考辨,书稿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回应性”“大时间”“整体性涵义”“复调”等)均做了重新阐释,分别揭示出这些概念在巴赫金的原文语境以及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大语境下的内在意蕴,从而廓清了长期对来对这些概念的误读,为整个巴赫金研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四、本书稿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涉及历史、哲学、神学、宗教学、诗学、文学等诸学科。全书征引俄文文献200余种、英文15种、中文170余种,其中既有俄罗斯古代史料,也有*的相关研究著作。就此而言,这部书稿显示了它的翔实与厚重。
导论
上编 作为俄罗斯思想家的巴赫金
第一章 巴赫金对德国哲学传统的扬弃
第二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
第三章 巴赫金与“聚合性”
第四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时间观
下编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俄罗斯对话文本
第五章 俄罗斯历史语境下的对话文化
第六章 俄罗斯式的世俗对话文本
第七章 东正教对话文本与“自我交谈”
第八章 巴赫金与尼尔•索尔斯基的静修主义对话文本
第九章 巴赫金与俄罗斯传统中的狂欢式文本
第十章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圣愚文化
余论:巴赫金的意义
附录一 文艺社会学内核: 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
附录二 从否定到肯定: 巴赫金与存在主义
附录三 从思维到行为:巴赫金与阐释学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