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环球之旅(二十世纪人文译丛)》作者沃尔夫冈•乌尔里希植根于“艺术全球化”的研究视角,探讨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图像,从而表达一种视觉上的全球化观念,开启了一场图像环球之旅。他在本书中所探讨的无关乎图像的好坏,只为揭开图像与全球化的谜题。世界的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图像的历史,最终的问题仍落脚于人类一直期望、钻研却又“剪不断理还乱”的全球化问题。
丛书简介: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由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主编,汇集了二十世纪前后人文领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著述之精译,涵盖人文各学科、各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注重学术性与专业性,又强调普适性与可读性,意在使读者尽可能丰富地感受到人文研究的多彩魅力。
迪士尼影业成就了遵循图像志的总体艺术,但米老鼠却在地球仪上跳舞(图20)。迪士尼影业的大标语之一也与此对应:“这是个小世界”的广告在迪士尼乐园或是迪士尼之歌的歌词中处处可见(这句口号还启发了IBM公司,令其设计了相似的标语“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在将世界还原化的同时,迪士尼精明地创造出新的激情,其广告语像是从远离地球的宇航员,或者舍勒所谓“世界大战之哲学家”(Welt-Kriegs-Philosophen)的视角提出的。就这点而言,广告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人拥有超脱日常视角的力量。将星球看成渺小之物,并能催发一种凝聚所有民族与文化的归属感:米老鼠庇佑下的世界和平成为可能。
在迪士尼休闲公园内,这种乐观的世界图景随处可见。来自各个国家的景致在园中毫无过渡地陈列在一起,文化冲击或是不同文化气质间的界限在此荡然无存。迪士尼家族的人物形象微笑着朝每位游客招手。过于宏大的事物得到了还原:一条拥有历史建筑群的街道被缩减至八分之一,马特洪峰 被缩减成1%大小的假山。在迪士尼乐园的入口处,游览者便已经认同了下面的标语:“在这里你跳出今天,走进昨天、明天和幻想的世界。”
这样的承诺和古典主义的说法不谋而合:人们可以跳出当下,体验时空旅行,忘记身处的日常环境,最终在一个同质化的整体、一种统一性的人类之存在中感受到自身。然而,虚拟空间的经历所赋予的崇高感正挑战着古典主义艺术的受众,使之实现“成为与伟大艺术对象相称的、更好的人”这一愿望,在迪士尼乐园却没有向人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的还原 化却无法使观众自我纯净,或使其认识到改变自身的需求:他们只需维持消费者的角色,打开腰包,为了——按照迪士尼的说法——在一天结束之后, 能笑着走出休闲公园。
……
第1章 图像的优势与劣势/有关图像影响力的想象/图像的影响力范围
第2章 “全球性”思考的困境/被感受到的无限性/被夸大的全球化
第3章 普遍主义的两种形式:基督教与古典主义/艺术观赏作为对时空的遗忘/作为宽带治疗剂以及出口商品的艺术?
第4章 通过具有震撼性的图像传教/技术优越性的魅力/美学的不受约束性作为图像跨文化影响力的基础
第5章 作为全球图像的内心图像?/新教的投射/外在图像作为内心图像的重影
第6章 “世界文学”作为第一次全球化的主题/艺术全球化的资格/图像全球化的初期困境
第7章 理查德•瓦格纳:艺术环球之旅/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战争人文主义/“崇高”的诱惑力
第8章 约翰•杜威:艺术作为自然世界语/坍塌的墙/宾夕法尼亚州阿尔伯特•巴恩斯的环球工厂
第9章 作为全球化变体的世界大战/马克斯•舍勒的大海憧憬/隐喻转换
第10章 作为跨国掌权者的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与爵士乐/向外部翻转的内心图像
第11章 阿道夫•希特勒:千秋帝国而非全球化/对国际化的恐惧/汉斯•塞德迈尔的太阳颂歌和寰宇幽默
第12章 作为“自然符号”的图像/奥托•纽拉特:哲学家的图示系统/奥运会路标系统
第13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服务于世界革命的图示系统/图示主义及其问题/黄金时代
第14章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跨领域媚俗的分析/先锋派与媚俗的亲缘关系/自我对话中的艺术和金钱
第15章 抽象表现主义和无家可归的理想/始于“走向卡塞尔”:作为世界语言的抽象/直指东欧集团的油画刮刀
第16章 蓝色星球/维克多•瓦萨雷里的星球民间艺术/从太空的亢奋情绪到全球化假象
第17章 作为“非暴力之极权”的媚俗/媚俗与人道主义/华特•迪士尼:以轻视征服世界
第18章 媚俗作为艺术:米兰•孔克与杰夫•昆斯/对市场经济美学的预言/从意见调查中得出的图像?
第19章 “图库摄影”:如何让图像兼容一切?/最纯粹的图像/富人的百搭格哈德•里希特
第20章 笑容作为世界货币/ “耶和华见证人”的全球美学/心灵、耶稣与媚俗
第21章 “关键刺激之美学”/幻想场景的图像世界/对陌异性的追求
第22章 全球性异域色彩中的艺术/超越性的旅游业/作为“全球玩家”的艺术和经济
第23章 被感受到的无限性的商标/身体上的身份延伸/全球的无家可归
注释
致谢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