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书绝句 启功著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73808
  • 作      者:
    启功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启功论书,不仅限于书法,更由书画旁及诗文,而观其相通之理,颇可玩味。


展开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字元伯、元白,满族,生于北京。学者、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长期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生教书育人,研究学问,著述甚丰,有《启功丛稿》《古代字体论稿》等存世。


展开
精彩书摘

古代论书法的文章,很不易懂。原因之一是所用比喻往往 近于玄虚。即使用日常所见事物为喻,读者的领会与作者的意图,并不见得都能相符。原因之 是立论人所提出的方法,由于行文的局限,不能完全达意,又不易附加插图,再加上古今生活起居的方式变化,后人以自己的习惯去理解古代的理论内容,以致发生种种误解。

比喻的难解,例如“折钗股、屋漏痕”,大致是指笔划有硬折处和运笔联绵流畅,不见起止痕迹的圆浑处。“折钗股”又有作“古钗脚”的,便是全指圆浑了。用字尚且不同,怎 么要求解释正确呢?

又例如:古代没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执纸卷,右手执笔,这时只能用前三指去执笔,有如今天我们拿钢笔写字的样式,这在敦煌发现的唐代绘画中见到很多。后人只听说古人用三指握管,于是坐在高桌前,从肘至腕一节与桌面平行,笔杆与桌面垂直,然后用三指尖捏着笔杆来写,号称古法,实属误解。

诸如此类的误解误传,今天从种种资料印证,旧说常有重新解释的必要。启功幼年也习闻过那些被误解而成的谬说,也曾试图重新做此较近乎情理的解释,不敢自信所推测的都能合理,至少是寻求合乎情理的探索。发表过一些议论,刊在与一位同好合作的《书法概论》中,向社会上方家求教。从这种探索而联系起对许多误传的剖析,有时记出零条断句,随时写出,没有系统。案头偶有花笺,顺手抄录,也没想到过出版。

……这里的一些论点,只是自己大胆探索的浅近议论,并没想“执途人以强同”。 凡与传统论点未合处,都属我个人不见得成熟的理解,如承纠正,十分感谢。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启功自识


展开
目录

前言

   引言

   论书绝句

   读注释后记

   论书随笔

   论书札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