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代史
0.00     定价 ¥ 9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1617813
  • 作      者:
    陈恭禄
  • 出 版 社 :
    沈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恭禄,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1900年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16年考入美国教会办的扬州美汉中学,1921年入金陵大学历史系学习。代表作有《中国通史》《日本简史》《中国近代史》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之武备,普天之下,为至软弱极不中用之武备,及其所行为之事,亦如纸上说谎而已。其所出之论,亦皆是恐吓之语,皇帝之官府办事,只有好斗气,相争而小胆。其国中之兵,说有七十万之众,若有事之时,未必一千合用,余皆下等聚集之辈。其炮台却似花园之围墙,周围有窗,在海岸远望,亦是破坏,炮架亦不能转动,却似蜂巢。其师船之样。若得我等或米利坚之私兵船,在一点钟之久,即可赶散各师船,中国敌外国人,不过以纸上言语,真可谓之纸王谕国矣! 报纸之论调,轻侮中国,无以复加,其一部分固国内之实情。据裕谦奏疏,民间先已传抄外国报纸上之信息,此殆出于英人之口吻。裕谦主战,其言英船,宽有三四五丈不等,长有二三四十丈不等,厚有尺余,较国内兵船及闽广大号商船,均大至倍蓰,固信而有征。广州封锁之后,懿律统率军舰来浙,其去广东者,非惧林则徐之设防,乃奉行本国北上之训令,而以交涉于广东,无所进步也。七月四日,舰队驶达舟山群岛,要求定海镇将张朝发献炮,不得,进攻,城陷,知县姚怀祥自杀。英国之用兵,作为交涉之胁迫,主旨仍在议和。七月二日,英船以白旗前往厦门递送巴麦尊译文公函,请求长官转递朝廷,守将拒之,英船遂去。闽浙总督邓廷桢夸张战胜,上奏道光,且日:“所获夷尸,……当场脔割,悬首炮台,共见共闻。”英船于浙,则托鄞船投递公函于浙江巡抚乌尔恭额。浙抚以其居心叵测,奏称即将原书掷还,英人言其抄录译文,始行退还。其时沿海要港,有英舰巡查,禁止船只出人。八月,英使坐舰驶人渤海,进逼北河,要求长官派员接收照会,直隶总督琦善约其于十八日听候回信,将其奏报朝廷,道光许其接收,十五日,遣人往收公函。其辞甚长,略称中国初不实行禁烟,官吏私受规礼,包庇贩买,忽而嚇勒缴烟。
  函中要求凡五,一给偿货价,二昭雪亵渎,平等待遇,三割让岛地,四清还商欠,五赔偿费用,其细目则向专使议商。琦善复称林则徐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冤抑可代昭雪,于其要求,初则婉辞拒绝,无如直隶海防毫无预备,乃奏英夷愧悔,道光谕以羁縻之法应之。三十日,琦善接见义律,懿律则未上岸,义律出全权证书,提出要求,欲琦善承认,否则开仗,封锁北河。琦善以“天津切近京畿,盐漕铜船出入,边衅一开,则殊危险”,迫而让步。义律对于烟费,必欲中国赔偿,而上谕不可,义律仍不让步,再言烟费不已,琦善答以隐约之辞,谓经钦差大臣秉公查办后,必有满意之解决,最后议决“即以所言为定,俟到粤再行商议,条件未妥之前,不能撤兵”。九月,英舰南下。
  定海陷后,朝廷始知局势之严重,上谕将浙抚乌尔恭额交部议罪,谓其事前既无准备,临事复觉张皇,以致该夷船驶至定海县,纵令三四千人登岸滋扰,提督亦受处分。初,林则徐奏称夷船或至天津,皇帝下谕琦善断不能据情转奏,渐乃听信传言,怀疑林则徐致寇。七月,下谕两江总督伊里布著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浙江,查办事件,其使命盖防英人,而说者疑其访查林则徐构衅之由。及英舰抵于北河,琦善洞悉英夷船坚炮利,而中国炮为旧炮,不足防守,主张抚议,先言英人负屈之由,无从上达天听,继称停止英人商业,其货变色,赔累不支,遂铤而走险,现有愧悔之心,后向人言,“极称英夷强横,非中国所能敌,并称此次若非设法善退,夷船早已直抵通州”(御史高人鉴奏语)。道光初禁转达夷情,忽而谕其接收公函,更下诏日:“著该督随机应变,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总期办理妥善,毋负责任。”其改变政策者,殆以英人诉冤,朝廷秉公办理,即可无事,战事持久,沿海各省均须设防,调兵遣将,所费不赀。林则徐在粤,于英舰封港,捕去出口之船只,除奏疏表示愤闷外,别无办法。伊里布抵浙,首言浙江江南之水师单薄,闽粤之水师较强,迭请调之入浙。朝廷以其顾此失彼,均不之许。朝廷既主和议,八月,林则徐奏报烟禁,朱批日:“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孥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此后凡其奏章,均有朱批驳斥。十月,林氏奏称英夷不能持久,烟禁必当维持,不可羁縻,中有他国效尤,更不可不虑,帝于其旁批日:“汝云英商试其恫喝,是汝亦敢效英夷恫吓于朕也,无理可恶。”奏云:“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又于其旁批日:“一片胡言”。其时琦善已授钦差大臣,驰往广东,林则徐、邓廷桢均奉旨革职,诏曰:“本年英夷船只,沿海游弈,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直隶、盛京等省,纷纷征调,縻饷劳师,此皆林则徐等办理不善之所致。”对于转递公文,道光则欲臣下转奏,使其洞悉夷情,辨别真伪,相机办理。疆吏裕谦奏称不敢代奏夷书,朱批斥其顾小节,而昧大体,必致偾事。
  乌尔恭额以未递夷书,奉旨孥问办罪。伊里布于浙,诱捕英人,上奏其事,朱批日:“豺狼之性,岂肯甘心受亏,如有周章棘手之处,联有所问矣!”伊里布始知朝旨,旋奏浙省,更不宜轻于攻击,致误事机,朱批则日:“甚合机宜,不负任使,可嘉之至。”帝望和甚殷,不幸中变也。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