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口血
【别名】水蜈蚣、水八角。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 Begonia pedatifida Levl.的根茎。
多年生草本,高35~40cm。根状茎红色,肥厚有节,有弯曲须根多数。叶柄长达20cm,红色肉质,被毛;托叶膜质,卵圆形,叶片近圆形,掌状5~9深裂,几达心形基部,裂片披针形或镰状披针形,边缘有浅裂状缺刻,并有不规则浅齿,主脉5~7条,两面均疏被棕色短刺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淡红色;蒴果具3翅,大小不等,其中1翅特大,三角状披针形。
生长于海拔350~1700m阴湿岩边或山沟边。
【采收加工】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功效】性味:酸,平。功效:活血止痛,消肿利湿。
【应用举例】急性关节炎:一口血五钱,水酒煎服;若关节痛甚,用一口血鲜根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现代研究】掌裂叶秋海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卡拉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反应,能显著抑制异物所致大鼠炎症的肉芽增生。(王世华 .掌裂秋海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10)
图1 掌裂叶秋海棠
2一马光
【别名】四方草、四棱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梗花华西龙头草 Meehania fargesii(Levl.)C. Y. Wu var. Ped-unculata(Hemsl.)C. Y. Wu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25~40cm,茎四棱形,直立粗壮,多分枝。叶具长柄,柄长5~25mm,茎中部者较长,向上渐变短或几无柄;叶片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疏锯齿,叶面被疏糙伏毛。花为具短梗或长梗的轮伞花序,在茎的上部常形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苞片狭卵形或近披针形;花萼狭管型,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花期4~6月,果期6月。
生长于海拔1400~3500m的山地常绿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内。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全草,或根晒干,或全草鲜用。
【性味功效】性味:辛、苦,温。功效:祛风除湿,利痹止痛,杀虫。
【应用举例】风湿劳伤:一马光10g,岩豆藤10g,鹅掌柴6g,三百棒6g,水煎服。(《土家族药物志》)
3 一支蒿
【别名】土一枝蒿、蜈蚣草、飞天蜈蚣、乱头发、蜈蚣草、锯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云南蓍 Achillea wilsoniana Heimerl ex Hand. -Mazz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根状茎。茎直立,高35~100cm,下部变近毛,中部以上被较密的长柔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叶腋常有不育枝。叶无柄,下部叶在花期凋落,中部叶矩圆形,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多数,几接近,椭圆状披针形,二回裂片少数,下面的较大,披针形,有少数齿,上面的较短小,近无齿或有单齿,齿端具白色软骨质小尖头,叶上面绿色,疏生柔毛和凹入的腺点,下面被较密的柔毛;全缘或上部裂片间有单齿。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伞房状;总苞宽钟形或半球形,总苞片3层,覆瓦状或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有中肋,边缘膜质,褐色,流苏状,疏生柔毛;托片舟状,披针形;舌状花6~16朵,白色,顶端有3小齿;子房椭圆状卵形;中央管状花两性,黄色,10~32朵;雄蕊5,子房与舌状花相同。瘦果长圆状楔形,扁平,有翅,无冠毛。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多栽培于庭院。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功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功效:祛风解毒,活血止痛。
【应用举例】①风湿疼痛:一支蒿6g,竹叶细辛10g,刺五加10g,油麻藤15g,水煎服。(《湖北苗药》)西南蓍草3g,茜草10g,黑骨藤10g,小血藤10g,红泽兰10g,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风湿性关节炎:一支蒿6g,铁打杵15g,土牛膝10g,络石藤15g,巴岩香10g,水煎服。(《湖北苗药》)
图2 梗花华西龙头草
图3 云南蓍
4 一枝松
【别名】松毛还阳、菊花还阳、虎尾还阳、岩猴松。
【来源】为万年藓科植物万年藓 Climacium dendroides(Hedw.)Web. et Mohr. 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粗大,树形,高3~10cm,青绿色或黄绿色,略具光泽,成片散生。主茎硬挺,贴地匍匐伸展,密被红棕色假根;支茎直立,下部被鳞叶,顶部不规则树性分枝,茎与枝均具分枝鳞毛。叶干燥时紧密贴生,湿润时倾立,茎叶与枝叶异形。茎叶宽卵形,枝叶卵状披针形,有明显叶耳;具弱纵折;叶缘上部具粗齿,中肋单一,到叶片顶部消失。雌雄异株。蒴柄细长,紫红色。孢蒴直立,长卵形。蒴盖高圆雌形;蒴帽兜形,包盖全孢蒴。
生于海拔1000m以上的林荫、沟边等阴湿处。
【采收加工】四季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功效】性味:辛,平。功效:散瘀止血,祛风除湿。
【应用举例】①风湿麻木:一枝松15g,鸡矢藤30g,龙竹15g,小扁担藤15g,富贵草15g,三叉剑10g,三加皮15g,寻骨风15g,水煎服。(《湖北苗药》)
②风湿疼痛:一枝松100g,三百棒50g,八角枫20g,杉树还阳30g,泡酒服。(《湖北苗药》)
图4 万年藓
5 一种三苗
【别名】牛奶子树、奶汁树、牛奶柴、铁牛入石、九龙根。
【来源】为桑科植物琴叶榕 Ficus pandurata Hance的根。
落叶小灌木,高1~2m。嫩叶幼时生短柔毛,后变无毛。叶片纸质,呈提琴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中部缢缩,基生侧脉3~5对,上面脉近无毛,下面脉上有短毛;叶柄长3~8cm。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有短梗,呈卵圆形或梨形,熟时紫红色,直径10mm,顶端有脐状凸起,基生苞片3层,雄花与雌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柱侧生。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地、旷野或灌木丛林下。【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功效】性味:甘、微辛,温。功效:舒筋通络,活血调经,消肿祛湿。
【应用举例】风湿疼痛:一种三苗根30g,川续断15g,杜仲15g,金毛狗脊15g,
络石藤15g,白冷麻15g,水煎服。(《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一种三苗根30g,杨桃根15g,葡萄根15g,泡桐根15g,铁打杵15g,窄叶大救驾15g,三百棒15g,水煎服。(《湖北苗药》)
6 八角枫
【别名】白金条、勾儿茶、华瓜木、八角王、櫙木。
【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的根。另功效相近的还有同属植物华瓜木A. chinense(Lour.)Rehd. 及瓜木 A. platanifolium(Sieb. et Zucc.) Harms.的根。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5m。树皮平滑,灰褐色,小枝圆形,灰黄色,具淡黄色或褐色粗毛。皮孔不明显。单叶互生,有柄;叶形变异较大,常呈卵形、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长尖,基部偏斜,平截,略呈心形,全缘或有2~3裂,裂片大小不一,幼树两面均有毛,后仅脉腋处有丝毛和沿叶脉有短柔毛;主脉4~6条。聚散花序腋生,有花8~30朵,花序梗长6~15mm,花梗密生细毛;花白色,渐变为乳黄色;苞片1,线形,花萼钟状,口缘有纤毛,萼齿6~8;花瓣与萼齿同数互生,等长,花丝粗短,扁形,密被毛茸,花药条形,长为花丝的3倍,花盘圆形,位于子房顶;雄蕊1,子房下位,2室,每室1胚珠,花柱细圆筒形,有稀细毛,柱头3浅裂。核果卵形,长约1cm,黑色,顶端具宿存的萼齿及花盘。种子1粒。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图5 琴叶榕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沟边灌木丛中或较阴湿的杂木林中。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须根,晒干。
【性味功效】性味:辛,温。有大毒。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应用举例】①风湿性关节炎:八角枫6g,常春藤10g,排风藤12g,水煎服。(《土家族药物志》)
②风湿麻木:八角枫3~5g,水煎服或泡酒服。(《土家族药物志》)
③风湿瘫痪:巴岩香18g,八角枫5g,百条松15g,枫香寄生10g,岩石藤15g,八月札15g,川续断18g,黄芪18g,红花10g,水煎服。(《湖北苗药》)
【现代研究】八角枫醇提取物及八角枫总碱可明显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度,降低其关节炎指数,改善关节的病理学变化。[张威.八角枫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毒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 八角莲
【别名】独叶一枝花、独脚莲、叶下花。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 Cheng的根茎。另功效相近还有同属植物小八角莲 D. difformis(Hamsl. et Wils)T. H. Wang ex Ying的根茎。
八角莲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横生,呈结节状,表面黄棕色。茎直立,生叶1~2片,叶片盾状圆形,4~9浅裂,裂片呈楔状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下面被疏柔毛;叶柄长10~15cm。花紫红色,5~8朵集成伞形花序,着生在近叶柄上部离叶柄不远处;浆果椭圆形或卵形,紫黑色。花期3~5月,果期6~10月。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老林下或山沟石缝阴湿处。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洗净晒干。
图6 八角枫
【性味功效】性味:辛、苦,凉。有小毒。功效:解毒消肿,散瘀止痛。
【应用举例】①风湿腰痛:八角莲20g,蛇尾七30g,扣子七10g,血三七10g,红毛五加皮10g,泡酒服。日服3次,每次20ml。
(《土家族药物志》)
②风湿痹痛:八角莲3~9g。水煎,兑酒服。(南药《中草药学》)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主要为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山荷叶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可降低小鼠脾细胞特异抗体的产生、血清凝集素滴度和溶血素HC50值,抑制小鼠足垫迟发型超敏反应,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山萘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槲皮素有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夏提古丽 阿不利孜.八角莲的研究进展.新疆中医药,2010)
8 八棱麻
【别名】接骨草、接骨木、红八里麻、走马箭、大臭草、陆英。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草 Sambucus javanica Blume.的全草或根。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1~3m。根状茎圆柱形,横走,黄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棱,有白色髓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无柄或有短柄;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复伞房花序顶生,各级总梗和花梗无毛至多少有毛;花小,白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或橙黄色;核2~3颗,卵形,表面有小疣状突起。花期8月,果期10月。
多生于林下、山坡、沟边或草丛中。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功效】性味:甘、微酸,微温。功效: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止痛。
【应用举例】①风湿痛:八棱麻15g,上天梯15g,钻岩筋15g,冷水七15g,女儿红15g,大血藤15g,小血藤15g,桂鱼风15g,红牛膝15g,川芎15g,水煎服。(《土
图7 八角莲
图8 接骨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