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记文论医德
第一节 《左传》选录
提要
内容选自《左传》,相传作者为左丘明。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为记载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共二百六十年的史事。《左传》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对后世散文影响甚大。
秦医缓和
晋侯梦大厉①,被发及地②,搏膺而踊③,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④。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⑤。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⑥,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⑦,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⑧,达之不及⑨,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⑩,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注释】
① 厉:恶鬼。
② 被:通“披”,披散。
③ 搏:捶打。膺:胸。
④ 桑田巫:桑田地方的巫师。桑田,在今河南灵宝附近。
⑤ 新:指新麦。
⑥ 二竖子:简称“二竖”,两个儿童,后成为疾病的代称。
⑦ 膏:心尖脂肪。肓(huānɡ):心脏和膈膜之间。膏肓:我国古代医学指心下膈上部位。成语“病入膏肓”即本于此。
⑧ 攻:指用灸法治疗。
⑨ 达:贯穿,此指用针刺治疗。
⑩ 麦:用作动词,指吃新收获的麦子。
甸人:古官名,亦称“甸师”,为天子诸侯掌管籍田的官吏。甸,古时郭(外城)外曰郊,郊外曰甸。
馈(kuì)人:主管宫中饮食的厨师,即王之庖厨。
张:通“胀”,腹胀。
女室:女色。
蛊:蛊疾,指沉迷女色心志惑乱造成的疾病。
良臣:指晋大夫赵孟。
五节:指宫、商、角、徵、羽五声之节奏。
中声:指中正和谐之声。
五降:指五声均下降。
烦手:亦作“繁手”,指奏乐手法繁杂混乱。淫声:淫靡不正之声。
慆堙(tāo yīn)心耳:使心志惑乱,使耳际填塞。慆,惑乱。堙,填塞。均为使动用法。
平和:即“中声”。
琴瑟:古代弦乐器名,原喻夫妇和合,此喻女色。
五节:有两说,一曰五行之节,一曰五声之节。
灾:此指疾病。
晦淫惑疾:夜晚过度消耗,易患心神惑乱的疾病。
明淫心疾:白天思虑过度,易患心劳困惫的疾病。
阳物:指随阳之物,即为男人的附属物。阳,此指男性。
主:大夫的敬称,此指赵孟。
阙:通“缺”,指诸侯间关系融洽,外交上不失理。
大节:指有关国家的大事。
图恤:谋虑体恤。
谷之飞:指谷物储藏过久或受湿而生的飞虫。
蛊:此处为卦名,即蛊卦。《周易》蛊卦的含义是长女迷惑少男,不是恰当的配偶,如同大风吹落山上的草木。
【按语】
本文是我国古代医史的重要资料。前一则故事反映了医缓诊断正确及治疗方法多样;后一则故事描写了医和对“蛊”病的见解,其中的“六气”和“情志”病因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医缓和医和具有高超的医术及不惧强权、敢于直言的高贵品质。文中反映出古代医家由治病之道寓治国之理的深刻思想内涵,他们是“上医医国”的勇敢践行者。
第二节 《史记》选录
提要
内容选自《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字子长,汉朝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作者善于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鲁迅高度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扁鹊传
扁鹊者①,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②。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③:“我有禁方④,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⑤。”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⑥,三十日当知物矣⑦。”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⑧。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⑨,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⑩。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酾,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郤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 太子未死也 ”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病。”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注释】
① 扁鹊:传说为上古黄帝时的名医,此指战国时期的秦越人。
② 舍:客馆,接待宾客之处。
③ 间:悄悄地。
④ 禁方:秘方。
⑤ 敬诺:答应之辞,表示同意。
⑥ 上池之水:指草木上的露水等未沾及地面的干净水。
⑦ 知物:显示效验,指具备洞察事物的能力。
⑧ 垣(yuán):矮墙。
⑨ 大夫:官阶名。春秋时,诸侯国国君以下分三等,即卿、大夫、士。公族,指诸侯国国君的家族。
⑩ 专:独揽。
董安于:赵简子的家臣。
治:安定;正常。
主君:对赵简子的尊称。
间:病愈。
虢(ɡuó):古国名。
中庶子:古代官名,负责诸侯卿大夫子弟的教育及管理。喜方者:后置定语。
治穰:举行祈祷。治,举行。穰,通“禳”,祛邪求福的祭祀。
不时:不按时运行。
中:中脏。古人谓“内脏”为中脏。
精神:指人体正气。
缓:指虚。急:指实。
暴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
鸡鸣:古代时段名,凌晨1~3时,即丑时。
收:收殓。
精光:指面部仪容神采。
得无:莫非是;该不是。表示推测语气。诞:欺骗。
俞跗:相传为黄帝时名医。
醴酾(shī):酒剂。
镵(chán)石:石针。挢(jiǎo)引:导引,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类似于现在的气功、体育等疗法。挢,举起。
案扤(wù):指推拿、按摩疗法。案,通“按”。毒:指药物。熨(yùn):一种热敷疗法。
拨:拨开,指解衣诊察疾病。应:反应,这里指证候。
因:依循。输:通“腧”,腧穴。
诀:通“决”,疏导。结筋:连结。
搦(nuò):按捏。
揲(shé)荒:持取膏肓。荒,通“肓”,指膏肓。爪幕:疏理膈膜。爪,通“抓”。幕,通“膜”,指横膈膜。
湔(jiān)浣:洗涤。下句“漱涤”义同。
曾(zēnɡ):竟然。咳(hái)婴:刚会笑的婴儿。咳,古又作“孩”。
郤(xì):缝隙。文:同“纹”,线条交错的图纹。
写形:察看病人的外形。写,此指观察。
阳:指体表症状。阴:指内在病机。
病应:疾病的反应,指证候。大表:体表。
曲:委曲,谓事情的来龙去脉。止:已。
眩(xuàn)然:视物昏花的样子。瞚:同“瞬”,眨眼。
举:救助。
寡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