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指标测试”情况反馈中发现,“高层次思维能力”是学校学生发展的“短板”。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推进发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落到实处,日久天长,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在基础课堂中,学生有哪些思维发生与改进的表现?教师有哪些行为阻滞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过上下几轮的全校教师研讨,学校最终将“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促进终身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作为学校基础型课程建设新的发展点,旨在探索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打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课堂,提高学校教育品质。
2013年开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研方式改进和团队的专业发展,三门中学开展“一日研修”活动。在“向研修要质量,靠研修出效益,借研修创特色,凭研修出名师”的指导思想下,立足实际、研修并重,“一日研修”成了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难题的关键一着。
回顾八年来“一日研修”活动的艰辛探索过程,我们主要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探索了“一日研修”“四课”“四点”的研修模式。即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语文、数学、英语和理化等学科,围绕“四课”,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点、分层点、互动点、创新点”“四点”开展一日主题研修,引导教师探寻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打造创智课堂。
渗透课堂理念文化———打造“L O V E”课堂,追求学生“深度学习”。把握好促进思维发展的4个点。追求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追求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学堂。
第二步,探索了同一学科教师“同课同构”的“一日研修”方法。即同一个备课组内的不同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相同的教案、相同或相似的课件进行执教。课堂观察者对教师关注学生思维培育的不同问题设计、互动方式、激励手段及学生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开课观察—评价调整—再开课再观察—再评议再修改”的形式,根据观察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课堂思维培育的有效策略。
第三步,探索了“五备”研究过程。“一日研修”主题的确定,是依据对学生思维现状的调研结果,提炼出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词,并进行概念解析和案例佐证。研修从“两备”开始,即“备教材、备课件”,同一备课组教师集体研讨,确定教学内容,并制作好课件。重点考虑教什么?怎么教?3位数学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略做微调的教案和课件,却上出了差异较大的教学效果,给大家冲击最大的是:学生的基础差不多,为什么课堂容量差这么多?大家研讨下来,发现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对课堂效率影响较大,A 老师整节课基本都是单一的“一对一”启发式问答,容量较小,学生参与度不高。B老师题目扔下去小组解
决,不同的解法充分交流、反思,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容量反而大;继而提出突出“备课堂组织形式”,每道题下去是“单兵作战”还是“同桌互助”抑或“小组讨论”;依据学生实际事先做好设计,开始关注教学主体———学生。但即使有了“三备”,大家发现,还是有问题。两位老师的研修课,A 老师课堂节奏感好,整节课流畅有效,学生学习效益较高;B老师在新课引入时的核心问题学生听不懂,学生一直在猜教师要什么答案,教师又没有及时跟进说明,兜兜转转近10分钟,导致教学任务没完成。大家觉得这个核心问题很关键,但没有设计好,大家一致认为对课堂关键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不同的关键问题设计对学生思维的促进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于是再继续追下去要求第四备———“备关键问题”。通过学习,大家发现每节课都有3个左右的关键事件,每个关键事件可以用关键问题为引领展开学习,开始考虑学生怎么学?但实践中却发现即使做到“四备”,学生的思维表现又因教师追问、反问的不同产生了较大的区别,有的教师教学机敏性强,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及时调整,进行适切的追问,但不少教师课堂当堂反应不到位。
我们又将教师提问维度深入到追问,对关键问题在充分预设的情况下设计追问,追问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路径为目的。光有问题,有时不能聚焦学生思维,要求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主线明确,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度。就这样经过3年左右的探索,课例研修从“两备”到“五备”,也是教师改变的过程:从“关注教学内容”变成关注“学生的学习”,由“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由宏观上的“理念方向”变成“具体操作”,把学生引向纵深。
如今,“一日研修”主题活动不仅成为学校所有教研组的常态研修模式,还是学校牵头的教研联合体、新优质集群和三门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路径。
前言“爱满天下”引领我们奋进
第一章 关爱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内涵解析
一、立足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成长
二、聚焦指向思维培育的课堂建设
三、助推教师专业素养的自主持续提升
第二章 实践路径之:全员全面的德育渗透
一、全员德育,让爱滋润每个孩子
二、主题活动,让暖意充满校园
三、平台搭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四、针对指导,智慧提升每个学困生
五、悉心指导,为孩子成长架设桥梁
第三章 实践路径之:“L-0-V-E”课堂的构架
一、“暖记忆”课程建设追求用智慧启迪智慧
二、“L-0-V-E”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三、课堂观察深化“L-0-V-E”课堂思维培育
四、“L-0-V-E”课堂思维培育的方法与策略
第四章 实践路径之:“一日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从“两备”深入到“五备”谋质量
二、实施“三研修与两观察”出效益
三、跨校联合教研中优势共享创特色
四、主题教研与时俱进力争出名师
第五章 关爱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采取全过程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云技术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新平台
三、创造更大发展空间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第六章 关爱教育的成果与展望
一、关爱教育取得的成果
二、关爱教育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